•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我想和你唱第二季

    我想和你唱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汪涵,韩红,孙燕姿,谭咏麟,蔡国庆,叶倩文,胡彦斌,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赵传,蔡健雅,尚雯婕 

    导演:王琴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我想和你唱》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新媒体为入口的大型互动音乐综艺节目,节目以“星素结合、最强互动、全民嗨唱、轻松好玩”的模式打造新音乐综艺。

     长篇影评

     1 ) 致敬香港回归二十年,《我想和你唱》告诉你何为“岁月如歌”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时间不仅仅只是个数字,它还是所有人的生命历程。

    20年,弹指一挥间。因此,当自媒体铺天盖地掀起一场有关“香港回归20周年”的纪念狂欢时,还有一种潜藏的感叹是,我们的人生,也悄悄溜走了20年。

    大概是因为记忆往往跟文艺作品绑缚在一起时就会更加鲜明,所有的回忆主题中,总是少不了电影、电视剧以及音乐的身影,就好比韩剧著名的“请回答系列”,贯穿在主人公人生之中,总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曲。

    汪涵神秘宣布本场嘉宾

    敏感的电视人很能把握这些碰撞在一起可能会引发火花的元素,就像第十期的《我想和你唱》恰逢7月1日播出,导演组在提前一个月的录制里,就已经安排好贴合“香港回归”的主题。

    现场:

    林子祥宝刀不老,张智霖回歌手身份

    算上第一季12期,《我想和你唱》播放到目前为止的22期节目里,其实还从未上演过2个及以上香港歌手的同台。

    但这一次,上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林子祥与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乐坛成名的张智霖一同出现,有网友就感叹这个怀旧“来得刚刚好”,“突然就能让人怀念起,20多年前甚至30多年前的香港娱乐圈,是个什么样子。”

    立意准,选歌也有匠心之处。林子祥与素人第一个回合的合唱,就是1997年他曾在香港回归文艺晚会上演唱过的《男儿当自强》,“想唱”舞台上的巨幅LED画面,切换出20年前林子祥在回归晚会上的身影,当时才50岁的他与舞台上现时70岁的他两相辉映,惹得不少70后甚至年龄更大的歌迷感叹不已。

    而张智霖第一轮的曲目则来自他1991年发行的《现代爱情故事》,合唱嘉宾中有1993年出生的海南姑娘,人比歌还小,这图景,其实是娱乐圈的日常。

    不过,张智霖的这一节演唱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新生代对于他的了解和痴迷基本来自那部2003年的《冲上云霄》,更早的粉丝难忘的可能是《射雕英雄传》里他和朱茵的搭档。但其实,张智霖是实打实歌手出身,正是这首《现代爱情故事》,他才得以在90年代人才济济的香港娱乐圈一炮而红。

    1991年《片片枫叶情》MV中的张智霖

    用林子祥和张智霖勾勒出上世纪香港歌坛的两种景象,《我想和你唱》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的动作准确而又自然。而此时第三位出场与素人合唱的内地歌王韩磊,则刚好与林子祥、张智霖代表的香港乐坛形成“对话”——为什么这么说?韩磊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也是始自上世纪90年代啊。

    怀旧:

    除了“致青春”,还意外让治愈效果惹出眼泪

    有老歌,自然就会引发暗涌的怀旧情绪。怀旧以及怀旧带来的情感共鸣,是《我想和你唱》这档以星素结合为最亮眼特征的节目的主打情感。

    本期《我想和你唱》中最感人的环节,就来自林子祥合唱环节里的那位名叫林凯轩的素人。林凯轩说,小时候不明白自己的爸爸为何老是留着胡子,他的车里为何老是放着一个歌手的歌。林凯轩爸爸喜欢的这个歌手,就是林子祥。

    看到林凯轩爸爸的胡子了吗?

    音乐的传递其实可以跨越好几代人,林凯轩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了林子祥的歌迷。音乐也是有治愈作用的,据林凯轩介绍,父亲3年前患了重病,在离去的最后时刻,自己给爸爸唱过《真的汉子》。父子两代人的青春以及最艰难的时光里,都有林子祥的歌声陪伴。而其实,作为更多人偶像的张智霖,也有这样一群歌迷。

    说是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实际上也是在这种追忆中“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走到即将结束的时刻再去回首,我们会发现这个节目每一期的星素合唱中,都是粉丝和偶像共同的致青春。比如第一期节目里带着那盘已经变声的磁带站在谭咏麟面前的男子,以及坐在观众席里看到孙燕姿就泪如泉涌的铁杆粉丝。

    带着1988年的磁带来看谭咏麟的歌迷

    而这一期里,当林子祥最终以“我也有父亲,我也怀念我的父亲”为由选择跟林凯轩合唱,就像汪涵说的那样,这实际上是三位“林先生”的隔空合唱。

    格局:

    从谭咏麟到邓紫棋,“想唱”描摹出香港歌坛全景

    不管是致敬香港回归20周年,亦或是歌手与素人互动时呈现出来的“致青春”,《我想和你唱》多期节目里串联起来的,还有一个“向歌坛致敬”的意味。

    就单拿香港歌手来说,在第一季《我想和你唱》第一期中,容祖儿就曾作为首发歌手出场,此外,包括古巨基、李克勤、谭咏麟、叶蒨文、梁咏琪、邓紫棋在内,香港歌手在“想唱”中可谓顶起半边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启香港乐坛巅峰时代的谭咏麟、林子祥、叶蒨文,到上世纪90年代承接前辈衣钵的李克勤、张智霖、梁咏琪、古巨基,再到20世纪爆红的容祖儿以及前两年因为《我是歌手》登上事业巅峰期的邓紫棋,香港歌坛近40年的变迁,其实也能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窥得一角。

    而他们在这个舞台上与素人合作的歌曲,恰恰就是观众心中香港歌坛曾经的样子,如果说谭咏麟的《朋友》、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叶蒨文《潇洒走一回》唱的是内地70后观众对于香港歌坛的印象,那李克勤的《红日》、张智霖的《现代爱情故事》、梁咏琪的《短发》、古巨基的《情歌王》,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就横跨过70后、80后、90后三代人的青春记忆。

    所以说,“致敬”不是突然和一蹴而就的,《我想和你唱》其实早就描摹过香港歌坛的全景。

    编辑|厂长

     2 ) 这支后期制作团队,被出版社追着“求教程”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比从零开始更难的,永远是创新。

    2017年第二季度,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就面临着这样的“难”——一年前,那档名叫《我想和你唱》的音乐类节目横空出世,虽然此前观众并没有想到它会和其他音乐节目有什么不同,但结果,卞合江和他们的团队制作的欢乐后期,让所有人一起high了起来,这档节目,也由此拥有了与其他同类节目完全不同的精神样貌。

    即便到现在,看过“想唱”第一季的观众还会记得它给他们带来的全新视觉冲击:圆形或漫画格式的的空间分割经常出现在屏幕之上,画中画的感觉就是让你能够同时看清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五颜六色的花朵适时在犯花痴的嘉宾头顶开放,粉红气息随之而来;韩红一个白眼,对面的李维嘉就全身“烧焦”化身“小黑人”;个性花字突出的活泼感贯穿节目始终……

    可以说,因为其欢脱的后期效果,《我想和你唱》第一季成为电视节目成功打造“网感”的实例,而这种“网感”也收获了明显效果,去年的“想唱”,在其播出期间就是周六当晚年轻观众所占份额最高的电视综艺节目。

    效果明显,成绩喜人。所以,当《我想和你唱》宣布启动第二季节目时,不少业内人不约而同想到了同一个问题:第一季已经做到极致的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接下来要怎么玩?!

    嗨!新一季Party氛围更燃更火

    当花字拥有灵魂,它会给你一个情绪

    当事人自然是压力最大的。17日凌晨才得以抽空接受捕娱记采访的卞合江说,虽然明白第二季要做的就是突破,“但因为第一季确实用尽了洪荒之力,以致于再想突破确实很难。”

    难,不代表不想办法,卞合江说,开始进入战斗状态前,后期制作团队新开了多次会,“最终明确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让Party的氛围更燃更火,我们要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强化升级。”

    升级,是每一个层面的,对于卞合江的团队而言,他们拟定的方向是,Party感更炫、剪辑节奏更流畅、花字更亲民、人设更多元活泼。而在《我想和你唱》第二季播出过半的当下去审视他们最初定下的目标,捕娱记的直观感受是,他们又一次做到了。

    比如,Party形式感升级有之:在“想唱”第二季邀请更多素人来到现场的大背景下,卞合江和他的团队强化了舞台的绚丽感——观众一定记得,相对第一季歌手稍显平淡的出场方式,第二季每位歌手出场时背后都“自带光环”,水冰月、雅典娜的气场,就曾在女歌手的登场环节中如影随形并且一秒定格。

    比如,花字仿佛第一次拥有了灵魂,当金志文、钱枫念错植入广告时,花字们先是自动排列成嘉宾说错的模式,然后仿佛立时重启,跳跃到正确位置。而这种设计,也让植入变得更为鲜活更有喜感。拥有灵魂的不止花字,还有各种动态效果,刚刚播出的这一期里,费玉清满头冒汗的情景与华晨宇被鸡腿追打的场景,都因为活泼的动态效果而拥有了灵魂。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因为后期剪辑、强调带来的人设拓宽,本季“想唱”,撸烤串戴金链子一口东北话的东北大兄弟金志文,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快要超越第一季就开始稳坐江山的“小黑人”维嘉和“花痴”于莎莎,而这个人设的塑造,卞合江与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想唱”本季多次特设的“小剧场”环节,这些环节中运用的动画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第四期《东邪西毒开场秀》的动画设计制作,第六期《高考开场秀》的动画制作,还有“还珠格格版广告片”小剧场的动画制作等等。

    鲜明的创新很多,而暗埋的努力也不少,从第一季到第二季都紧紧跟住“想唱”步伐的网友在节目里发现了类似韩剧《W》的漫画速写,还有更多老粉看出了后期为配合意境特意制作的歌词氛围,这些小惊喜已经让他们不满足于给后期老师加个鸡腿了——满分100分?我们打个120吧!

    累?累是因为我们在走上坡路

    最牛后期被出版社盯上求出教程书

    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营造网感,这其实也是卞合江们的刻意为之。在他们看来,即便自己的节目属于的是客厅文化,在这个观众细分的年代,“笑一笑十年少”依然还是电视节目永恒的主题。

    “看这个节目使人年轻,就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卞合江说,而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后期自然要利用一些手段,让节目呈现Party的欢愉轻松,以及,所有后期人员要睁大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笑点的细节。

    充满“网感”,但又不能完全网络化,毕竟,客厅文化,强调的是老少皆宜。卞合江说,当下,自己和自己的团队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在传统客厅和网络移动端中寻找“定位”,“这是极度纠结和漫长的过程,观众的审美比以前提升太多,但同时他们选择多了,忠诚度也降低了,尤其是面对湖南卫视这帮更加挑剔的观众,我们要想留住他们,除了诚意,还要有新意。但是,既要跟上网友的思维,又要能及时刹住车,不能逾越传统鸿沟彻底网化。”

    不管是创新力,还是对这种“度”的把握能力,在卞合江看来,它们都是“实践出来的”,“除了更多尝试没有其他捷径,累是必然,累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这对内容创作者而言,是好事。”

    体力上的累,卞合江说可能比去年做“想唱”第一季好点,因为今年,他团队里的人比去年多了一些。但精神上的累是不可能减少的,这种累,就是卞合江所说的“学习”,他说,观众掌握的“新”远比他们此前预计的多,“一旦就开播,一期接着一期,我们会发现此前储备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伙伴一边脑洞大开一遍还要不停补充新能量。”这个过程,被他比喻成“放电”和“充电”,“要在这两个环节的转换中把自己‘玩进去’,所以身心投入特别特别大。”

    他还特别提到,这种学习是不可能真的“给你一段很长的时间让你专门去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战斗中调休,在火线上充电。”

    如果说此前卞合江的团队里大部分成员都是85后的话,到今年,团队里的面孔,基本都变成90后了,“年轻人的小宇宙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做花字的小朋友是学动画出身,一个花字可能有二十几层,他还让花字有了灵魂,这也是所有节目里第一个创新的。”卞合江说起这事儿,语气是开心的。而他透露,虽然累,自己的队伍也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锻炼,就连出版社,也多次联系他们团队想让他们配合出一本“教程书”,“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肯定吧。”

    牛!同业模仿、技术迭代倒逼创新合力

    团建主打老带新,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再次得到观众的好评,获得业内的认可,但卞合江心里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减少一点。

    这压力一方面来自“周围逼迫创新的合力”,他举例说,今年与去年相比,创新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去年做的东西做得好,模仿我们的非常多,这也从某个程度上逼着我们自己前进,我们就想做那个‘永远被模仿,从来未超越’的人。”

    而另外一个压力,来自于传统综艺节目必然面临的转型升级,而新的技术手段对于后期行业的冲击,也需要自己赶紧去面对。采访中,他透露,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已经开始了解人工智能剪片,“我想在不远的未来,可能有80%的基础活儿会由人工智能完成,而我们所要做的,是最后那20%画龙点睛的创意工作。”

    对于自己团队的小伙伴,他也一直强调去年接受捕娱记采访时说过的话,“不要只沉湎于后期,后期之所以能做好,是因为前期团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丰富的内容。我们自己也要尽量往前期走,只有把所有的工种都体会过,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好的创意。”他说,所谓的后期前置就是为了打开视野,“而且,说不定哪天你就会做前期工作了呢?!”

    在国内,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完全算得上是后期制作上的No.1,团队里的人被培养得这么好,怕不怕外面的公司来挖墙脚?卞合江坦言,确实有一些人甚至是培养了三、四年的骨干离开了团队走向了体制外,对于这些同事的选择,他也理解,“留下的人都是不想放下芒果情怀的人,你甚至根本无法用工作量去量化他们。”他说,团队里的小伙伴中有很多是完美主义者,“在他们身上就没有‘差不多’这个概念。”但是这两年,完美主义者卞合江自己也开始慢慢有所改变,“做片子这件事,你想要做好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永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接近真相的答案,所以要追求品质,但也不要太跟自己死磕。”

    而他说,体制其实也有体制的好处,“比如在全中国的后期团队里,我们的系统化训练肯定是最专业的,而且,付出和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目前,除了做节目,卞合江的一个任务就是“老带新”,“95后的孩子们好点子特别多,但他的点子都是碎片化的,你让他去做传统的有情怀的东西,他可能立马梗住。所以要运用团队的力量将这些天马行空的新灵感’落地’。”而这种“落地”在卞合江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比如体制外很多后期公司,他能做网络节目,但不一定能做传统节目,我们要飞得出去,也要落得回来。”

    编辑|厂长

     3 ) 音乐无国界!《我想和你唱》触发文化交流开关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一个被忽视了很久的事实是,早在国产古装剧在海外掀起“华流”之前,华语音乐的领地就已深入全球华语圈。

    哪怕是时间走到现在,我们还能想起,曾经华语歌手发片的地区除了“两岸三地”还有“东南亚地区”,而来自新加坡的孙燕姿、林俊杰、阿杜,来自马来西亚的梁静茹、曹格、戴佩妮、光良、品冠、阿牛、巫启贤……他们都曾用自己的歌声,填补过好几代人的青春。

    华语音乐的辐射力远抵海外,也给了音乐节目远涉海外的动力。就比如,当那档以星素对唱为标志的音乐节目《我想和你唱》即将收官之际,不少观众突然发现,原来这档节目已经登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当地的电视台,更吸引不少东南亚歌迷组团来长沙,追星之余狂赞节目组。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歌迷齐聚

    “想唱”为全世界歌迷架起“合唱”桥梁

    8日晚,《我想和你唱2》播出第11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通过网络海选站上与陶晶莹合唱舞台的三对素人竟然上演“世界大团结”:她们一组来自马来西亚,一组来自印度尼西亚,还有一组来自泰国。

    翻翻陶晶莹的个人履历,你就不会惊讶《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怎么会出现这么巧的素人组合——不管是1999年的《姐姐妹妹站起来》还是2000年的《太委屈》亦或是2005年的《走路去纽约》,陶晶莹最有影响力的歌曲就存在于华语乐坛的巅峰时期,而那时,整个东南亚都爱听华语歌。

    因此,当来自马来西亚的妡淇组合告白说“幼稚园时就听着《姐姐妹妹站起来》长大”,知道陶子第一首歌是发布在一张名叫《辉煌的日子》的合辑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曾慧兰说“陶子你在印尼也很红哎”;来自泰国的姬紫兰说自己按照那句“十个男孩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找到自己出生在中国湖南的男友时,没人会觉得突兀,相反只会觉得真实。

    毕竟,这个真实的图景中描画的是华语音乐鼎盛时期的样貌:当年,华语音乐的辐射力遍及海外,因此当这样一档主打明星与素人合唱的“圆梦向”音乐节目横空出世,借助互联网的无地域性,更多听着华语音乐长大的人自然能够轻松参与。

    其实,除了这一次在陶晶莹这一组上演的国外友人大集合,《我想和你唱》一直在全世界歌迷中架起了一座能跟偶像近距离交流的桥梁:去年第一季第一期的容祖儿,就收获了来自国外男孩蓝子龙的表白,而到了黄绮珊组,就集合了韩国女生金仁馨和泰国女孩weaw。

    节目版权卖到东南亚

    相比唱歌,马来姑娘更热衷于变身“小黑人”

    但是,《我想和你唱》的动作还不止给全世界的歌迷提供合唱舞台那么简单。

    来到陶晶莹身边的妡淇组合就提到,《我想和你唱》在马来西亚其实“非常非常的火”——原来,这档节目已经在马来西亚Astro电视台同步播出!

    而网络资料显示,“想唱”除了马来西亚,还将版权卖到了新加坡。节目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曾慧兰也特别提到,自己每次都是“跟爸爸一起收看这档节目”。

    如果说吸引东南亚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歌迷参与节目是基于华语音乐本身的影响,那能销售版权至海外,就是《我想和你唱》这档节目自我的魅力。

    当妡淇组合中的大四女生施岢妡要求韩红“快快快”,“快用你的眼神秒杀我”的时候,韩老板一秒将其变成小黑人的画面,让不少“想唱”的忠实粉丝会心一笑。

    在节目里展示出华语圈各个国家的听众对于华语音乐的喜爱,又以反向输出的姿态让更多国际友人爱上“想唱”的节目精髓。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我想和你唱》已经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开启了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网友梳理“想唱”前两季已经出现的嘉宾,他们发现,包括光良、曹格、孙燕姿、蔡健雅、迪玛希在内的歌手,无意间勾连起马来西亚、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而那些爱上华语歌曲、勇敢加入到合唱行列中拥有不同肤色、不同外貌的人们,则展现出音乐无国界的画卷。

    “音乐无国界”?国外选手都好强!

    陶子建议节目改名《我想干掉你》

    “音乐无国界”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震撼,《我想和你唱》的“想唱KTV”现场就可以供人一览无余。

    马来西亚的妡淇组合专门为陶晶莹献歌,一首马来语的《辉煌》刚好与偶像第一首歌曲所在合辑《辉煌的日子》切题,结果两人惊艳的和声听到全场惊呆,除了汪涵不淡定表示“后面的选手可以回到座位上(不用唱了)”,就连被告白的陶晶莹自己都忍不住质疑,“所以这个节目是叫《我想和你唱》还是《我想干掉你》?!”

    但是,妡淇组合还不是最惊人的,第二个出场的曾慧兰开嗓就是一首完全可以媲美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吼》,不仅咬字准,老腔范儿还无比正,这一段表演让全场鸦雀无声,韩红、胡夏、萧敬腾、陶子、汪涵都惊讶到“呆若木鸡”。

    看完“想唱”第11期整个陶晶莹环节,我们会感叹节目组无意识之间给出的文化交流意味。

    如果说华语音乐曾经影响着整个华语世界的人们,《我想和你唱》的海外播出向世界传达着中国节目“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气质,那作为这档节目收看主体的国内观众,也可以通过节目中来自全世界素人的表现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更为自己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骄傲。

    编辑|厂长

     4 ) 什么歌唱节目?!TA就是一本教你如何正确植入广告的“说明书”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观众对于植入广告的接受度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是已经被经验证明过的事实。

    抛开正在风口浪尖上的《欢乐颂》被形容为“广告颂”不说,早到露出过剑南春的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近到这两年集体沦陷于“板蓝根”“三九胃泰”“58同城”糖衣炮弹下的《古剑奇谭》《女医明妃传》《青云志》等古装剧,网友和媒体的集体热议就没有停止过。

    在专业人士看来,如何将广告有效又不引起反感地植入到影视作品中,已经是影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欢乐颂》的编剧袁子弹就说了大实话——植入是不可回避的大趋势,从业者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让它变得更自然”。

    一边是不停歇的口诛笔伐,另一端却突然出现了神奇事件——有一档正在播出中的节目,其植入广告做得要多夸张有多夸张。但是,那些植入没有成为吐槽点,相反成为让观众和网友津津乐道沉浸其中的“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能相信吗?

    口误的广告竟然更有记忆点

    从成功学角度来看,《我想和你唱》两季节目足以为中国电视提供参照样本。至少,它的操作者可以写出一篇长篇论文或者“操作说明书”,嗯,说明书的Title,完全可以命名为《我们如何在一档节目里夸张但不惹人厌地植入广告的》

    很夸张,但不惹人厌,这是一个需要细致把握的度。回溯去年播出的第一季《我想和你唱》,观众一定会记得那个“见缝插针的广告团”以及“锦上添花的神后期”。

    在他们的精准配合下,笑容明亮的大白牙小哥被贴了满口的一叶子面膜;被鉴客团称赞“好白”的嘉宾和素人,一定是用了高姿大白水;明星见到偶像太激动怎么办?还不赶紧拿出OPPO手机,咔嚓一下还能自带美颜!

    效果直接,推送方式也堪称“简单粗暴”,在《我想和你唱》第一季中,为了播报广告,鉴客团成员们可以打断台上嘉宾的对话。犹记得这种方式惊呆了一向会做效果的薛之谦,“你们现在做广告,都已经硬到这种程度了?!”

    而到了今年正在播出的第二季,更多的新花样在不断涌现,观众能够明确感知到的两个鲜明变化是:《我想和你唱》第二季里反复提到的广告更多了;鉴客团玩出的花样,更令人目不暇接了。

    这其中最显眼的,就是“说错了的广告竟然也能拥有意外笑点”。比如,在“想唱”中成功塑造“东北大兄弟”人设的金志文,因为播报时还稍显生疏的“口条”而屡屡登上热搜爆掉弹幕。

    在某期节目中,他一开口就被“OPPO R9s”这几个字母数字的排列顺序搅晕,捋了半天才将其捋顺,结果一开口又不小心错说成了“OPPO Rs9”,但此时,后期配合的字幕和鬼畜特效放大了他作为一个“生疏广告人”的“尴尬”与“窘境”,意外让电视外的观众笑开了花。

    同样的例子钱枫也经历了一次,虽然是《天天向上》的资深老杆,但第一次来到“想唱”现场的他,完全没有掌握“生搬硬套播广告”的技巧,活活把“东风日产全新蓝鸟”说成了“全新东风日……日产蓝鸟”,让全场捧腹。

    捧腹的结果,竟然是对这枚广告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始于《我是歌手》古巨基念错的“洗护合一新专辑,立白天然皂液”、又被《我想和你唱》发扬光大的“错误梗”,在电视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下,变成了一个新的注意力增长点。

    庞大的联动系统

    成功的花式植入必须依靠沟通

    哩哩是湖南卫视广告部的员工,从《我想和你唱》第一季到第二季,他几乎全程见证了这个节目“花式植入大法”的生成过程。

    今日凌晨,在盯完“想唱”最新一期的节目录制之后,他跟捕娱记长谈1个多小时,在他的描述里,那本《如何在一档节目里夸张但不惹人厌地植入广告的》说明书,正徐徐翻开。

    在哩哩的理解中,如果第一季“想唱”植入的难度和顾虑,是曾经棚内节目很少把花式口播当成一个正儿八经的东西去研究,一旦真的要开启大量口播模式,“观众会不会接受”的话,那到了第二季他们想的则是,如何在观众接受了这种玩法之后,能让大家玩得更high一点。

    钱枫的口播曾让现场笑倒一片

    除了要玩得更high的“创新”难度,还有因为广告商变多了的操作难度。在捕娱记采访前,节目组有工作人员就曾透露,目前想来洽谈合作的新客户已经排起长队,但节目组却有点发怵,“鉴客团已经说不过来了!”

    哩哩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在他的统计中,《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原先设计的广告产品位已经售罄,还有新的客户等着合作,“鉴客团现在已经面临有话却难找到口子插入的情况了。”

    哩哩口中的“口子”,其实就是观众所看到的、鉴客团插播广告时打断舞台上对话的“契机”,也是鉴客团能够在一期节目里见缝插针播报的条数,“同样的节目体量,客户却增加了,怎么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分配植入内容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节目中找寻合适又不突兀的“口子”,《我想和你唱》的植入机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联动系统。

    这个系统由广告客户、广告部、导演组、单人导演、鉴客团成员构成。哩哩说,做为广告部,他们更多地是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传播诉求,把握植入设计的方向不走偏,此外,他们也会跟前后期团队一起,探讨一些有意思的植入桥段和可能性。

    大家往往会在一期节目录制前系统了解嘉宾、素人的基本情况,在这些人的不同特征里去寻求可能插入的契机。他举例,如果在素人中发现一个户外工作者,“这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插入面膜或者大白水的机会。”

    在哩哩看来,广告部、导演组、后期团队之间一定需要“信任”,“前期导演非常有创意,后期团队往往又能脑洞大开,所以专业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做,我们把握大方向。”这个大方向的把控里,就包括“播广告时出现口误怎么办”。

    鉴客团的部分“口误”,其实在广告商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他们的顾虑在于口误会传播错误的信息。”此时,广告部需要跟后期制作团队沟通,看能不能补救,“后来我们跟后期团队一起摸索出,先通过后期放大错误信息,告诉观众这是错的,那观众自然会问,正确版本呢?我们再通过动态花字强调正确版本,大家印象就会更深刻。”他说,这也是“想唱”团队利用反向信息完成正向传播的一种尝试。

    从台前到幕后,庞大的联动系统是保证“花样口播”能够顺利变成看点的先决条件。哩哩说,只有团队间极强的协作能力,才能有效降低口播广告时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

    是该融合还是该跳脱?

    呈现方式一定要跟节目气质契合

    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契机也许都会变成一条段子式的广告,这种搞笑又吸睛的播报效果,终于成为“想唱”的鲜明标签。

    做过“想唱”的案子,也全程跟过江中猴姑米稀在《向往的生活》里的植入。哩哩和他的同事所理解的“植入”,主要有两个方向,“要么就是融合融合再融合,要不就是跳脱跳脱再跳脱,千万别走中间,走中间容易带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而“想唱”,就是他心中“跳脱跳脱再跳脱”的优质案例。

    在他看来,除了把口误变成记忆点,第二季“想唱”在“跳脱式植入”上还是做了很多创新的。

    比如,第五期动力火车出现时的OPPO手机植入,他们就提前设计了现场鉴客团非常浮夸的表演,再用琼瑶剧的剪辑手法进行重构,还把还珠格格的素材混剪进来,然后始终围绕“这是什么手机”“它叫什么名字”以及手机卖点展开,“结果笑点足,观众叫好,客户也非常认可。”

    而鉴客团的成员也是非常给力的。哩哩说,如果说第一季的鉴客团成员还有点害羞,觉得口播广告应该“遮遮掩掩”,那这一季大家就完全放开,从做“广告”变成了“做”广告,“原来他们的感觉是,我这期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说一个广告,现在则是,我一出场就是广告,我就是那个广告!”

    据说,因为鉴客团心态的改变,“想唱”的后期也相应有了小小的变化——鉴客团成员在播报广告时,TA的旁边可能会出现一个进度条,“说一半,进度条显示广告完成度50%,完全说完,才变100%。”

    要么融合,要么跳脱,那具体到一个节目,该选择融合还是跳脱?湖南卫视广告部的经验是,“植入广告的呈现气质,最终还是要跟节目契合”。比如《歌手》中植入的百岁山,“这个水现场是拿玻璃杯倒着喝的,而不是’吹瓶’,再者只是在宣布结果的重要时刻饮用,一是强调了水的尊贵和高端,二是将这种形式感和节目视听盛宴的定位结合到一起。”

    在广告圈如雷贯耳的“洪老师身边一瓶水”

    至于江中猴姑米稀和《向往的生活》,他则说这个品牌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情景里的植入方式,是因为节目的定位是“远离喧嚣,归田园居”,“那自然是不会出现硬广告效果,品牌要说的话,是融入节目嘉宾看似无意的闲聊里的。”

    到了《我想和你唱》,它则是一个热闹的Party氛围,“所以,植入可以很闹腾,很抓马,可以无厘头,也可以‘硬’来。”他笑,“如果这时候我们要找不露痕迹的植入方式,相反会显得做作,小气,感觉在端着。”

    而在他的观念里,“品牌和节目的契合度”也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以前大家可能会想,洗衣液和唱歌有什么关系?面膜和Party有什么关系?又不能在节目里洗衣服,也不能在现场敷面膜!但其实,这些最后都成了成功案例,洗衣液追求品质感,面膜追求新鲜的表达,这种契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属性的契合,而是一种理念、观念、品牌态度的契合。只要你能展开想象,契合点总是能够不断被挖掘出来的。”

    编辑|厂长

     5 ) 综艺真人秀半真半假,究竟有没有剧本?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随着真人秀大火,各大卫视都争相举办各种形式的综艺真人秀,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综艺节目都是真人秀,明星在其中炒热度、争镜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看多了你会觉得,每个节目都办得挺好,没有出什么大差错,并且都离不开正能量的主旋律,这恐怕就离不开剧本了,基本上一半真实、一半靠演。

    比如最近播出的新一季《我们来了》第一期。原本在选队时,沈梦辰选择了吴秀波,而关之琳选择了汪涵,一开始沈梦辰出场时也是坐在吴秀波这一侧的,下一个镜头就坐到另一侧去了,之后也在汪涵队进行游戏,没有任何的说明。

    《王牌对王牌》第二季毛阿敏出场的一期,主持人说双方获胜的一方可以得到特殊嘉宾的助阵,最后贾乃亮、毛阿敏和王源表演了经常的怀旧节目,毛阿敏之后说“贾乃亮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半个多月”,直接明了地反映出整个节目的走向都是靠剧本把控的。

    《我想和你唱》的节目模式是从参与唱吧合唱的人中选取三位一同与歌手合唱,再由歌手选择一名单独合唱,但近乎完美的和音效果不是临时搭配可以做到的,私下一定已经进行了沟通和排练,且被歌手选择的观众还要表现出惊喜的样子,难免有些虚假。

    又比如《蒙面歌王》之“蒙面唱将猜猜猜”环节,猜评团要根据蒙面唱将的表现猜测具体是哪位歌手,可提词器却暴露了节目组几乎在cue整个流程,连每位猜评团嘉宾说什么话都策划好了,有剧本是毋庸置疑的了。

    成功拍摄了五季的跑男曝出的节目有剧本和穿帮镜头可不少,比如第五季中节目组为了显示大黑牛李晨“能力者”的身份,在他挑战30.2米时黑球并没有滚下来,采取了假跑,其他成员也配合剧本的走向,这样节目才有看点。

    赵丽颖曾经在采访的时候透露真人秀始终会安排剧本,觉得拍戏更适合自己,让一旁的郑恺十分尴尬,强颜欢笑。

    孙艺洲也曾表示真人秀应该拆分为“真人”和“秀”,所谓的“秀”就是具有剧情点和看点,从侧面肯定了真人秀有剧本一说。敢说敢做的孙杨也坦言自己被《真正男子汉》忽悠,大感心累,即使是艺人参军真人秀节目也逃不开“演”和剧本。

    更有微博大V分享《十二道锋味2》的部分“剧本照”,剧本中赫然写有“家族成员每人一张纸条,除了陈伟霆以外,其他人都推选陈伟霆”等内容,引发观众舆论哗然。

    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完全没有剧本,那么期间天气、环境、艺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到节目的录制,节目的效果,浪费财力物力不说,关键是观众们真的喜欢看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式节目吗?没有剧本能给予观众想看的东西吗?

    只能说是希望节目有剧本大纲的引领,而在细节方面能多一些艺人的自由发挥,如若一字一句都受到牵制,那当真是无趣了。文/Swan

     6 ) 歌唱的老好听了

    哇咔咔,这个节目好看,这样挺好的,可以和喜欢的明星一起合唱,真唱的好的话还可以和喜欢的明星一起上台互动,也是圆了粉丝的念想了,而且来的那都是自己的回忆啊,范玮琪《最初的梦想》,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杨宗纬《其实都没有》,好多好多,都是自己喜欢的,还有韩涵组合,相爱想杀也是没谁了,维嘉每集都会被电几次吧,哈哈,于莎莎你是偏爱杨宗纬吗,各种生硬的广告植入,你们可以的,哈哈,主要是不尴尬歌还好听。

    这种更直接、更接地气的拥抱新媒体的参与互动方式,绝对是顺应互联网+大发展的潮流、走在音乐互动节目前头的创新之举。

     短评

    孙燕姿的粉丝真是没素质 高傲得很

    8分钟前
    • FreshWoody
    • 力荐

    如果有轮回,一个人上辈子要做多少好事,这辈子才能成为陪伴一代人青春的歌手啊,孙燕姿。

    11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还行

    在网易云发现「我想和你唱——孙燕姿《神奇》 宣传片」,就冲着孙燕姿看了20170429那期孙燕姿的部分,然后因此发现他之前看的孙燕姿的节目原来是这个,最后手动再见!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被强行煽情了,不过为了姿妈哭也是爽的。

    14分钟前
    • 柏桃
    • 还行

    节目组的审美和洗剪吹差不多,心疼我姿

    17分钟前
    • 十四哟
    • 很差

    为孙燕姿综艺首秀而看,节目本身很无聊。

    18分钟前
    • 水浅葱
    • 较差

    居然感受到了一种看春晚的喜庆和温馨。。

    23分钟前
    • 神经熊炒栗子
    • 推荐

    我记得韩国不是有这个节目吗

    25分钟前
    • 穆青
    • 推荐

    碰到喜欢的歌手就看一看,有几个还蛮感人的。口播广告真的神烦,有的互动还挺尴尬的。

    26分钟前
    • 盲盒游戏戒断中
    • 还行

    一如既往的讨厌韩红!

    30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感觉没有第一季好看

    32分钟前
    • 推荐

    弃。芒果台要完。尴尬的主持,无聊的互动,糟透的后期。

    33分钟前
    • 朱熠
    • 较差

    燕姿为什么要来这个low爆到村屯儿土包的节目。真是自降身价。不过如果是为了新专宣传前期的活动安排,也就算了,博个出镜率。

    36分钟前
    • Jonathan
    • 很差

    汪涵韩红换点就更好了

    40分钟前
    • 郁郁
    • 还行

    让素人唱那么多嘉宾就唱一点点了还写嘉宾feat素人……尴尬

    43分钟前
    • 🧸
    • 较差

    只为孙燕姿看的,要不才不会等这么晚呢。

    48分钟前
    • H
    • 还行

    素人ktv水平先不說,版權就是不買,不抄不是馬桶臺:)

    49分钟前
    • 二番煎じ
    • 较差

    还可以吧,和第一季没什么差别,歌手不愧是专业的,唱的比素人好听多了。

    54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还行

    改版的还不如原版有意思

    56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只看了我姿的四十来分钟。下次这种土爆节目组还是别来了。。。

    58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