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你说的都对

    你说的都对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7

    主演:蔡康永,熊梓淇,沈梦辰,靳梦佳,袁硕,刘也行,黄荻钧,陈锴杰,梁边妖,华沙,杨奇函 

    导演:元比特,孙琰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文化综艺《你说的都对》12月26日起每周二优酷独播。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每期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KOL大神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畅聊社会话题,输出多元化知识干货。

     长篇影评

     1 ) 《你说的都对》:谁说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不可兼得?

    “死亡的本质是性。”

    “人类无法想象未知的东西。”

    “有了管理层和驭力者后,大众被误导体力阶层不聪明。”

    我不是在猎奇,我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理论依据,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知识型网综:
    《你说的都对》

    在优酷的官方简介上,对《你说的都对》的定位是一档脑性时代明星真人秀。节目由蔡康永主持,每期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畅聊社会话题,输出多元化知识干货。此外,每期还有两位助阵嘉宾,扮演知识接受者的角色,通过适时的提问及自身经历分享推进话题的进展。发言者在进行一段主题论述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其他人的亮灯,集齐6盏灯便可获得一枚知识筹码。每期节目获得知识筹码最多者成为本期知识大神。
    我当然不是随便给你安利一个节目,豆瓣8.4也不是随随便便打出来的。

    且听我慢慢跟您说。

    必看理由一:

    知识强势输出:热点话题+脑洞解读

    丑男人真的赚钱更多吗?
    “努力是弥补颜值缺陷的途径。”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要做个努力的好孩子,困惑了二十多年后,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父亲会决定我的一生吗?
    正视代际积累的局限性,同时也要相信自身实现代际突破的可行性。
    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不睡觉,乌龟该怎么办?乌龟的竞争对手不是兔子,而是其他乌龟。爬行动物进化成哺乳动物本身就要经历几千万年,凭什么你一辈儿就要追上兔子。

    科技到底黑不黑?
    艾扎克·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提到了“机器人工学三原则”:
    1、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3、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人人都有“病”!
    拖延不是病,不拖延的人才有病。
    拖延的本质是人们着眼于现在,而不是未来。
    拖延或许是一个贬义词,但如果你的拖延并不让你感到焦虑,或许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从容”。
    焦虑与收入的关系:如果你永远都在赚劳务收入,无论你赚多少钱都会感觉焦虑。所以应当在年轻时克制自己的消费冲动,增加自己的投资,以此避免中年危机的到来。

    你心动了没?

    必看理由二:

    知识大神的标配: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

    既然是真人秀,那么决定节目是否好看的一个关键要素当然是人。

    节目之所以精彩,不仅知识大神们都是顶配,其领域和性格的差异互补也十分到位。

    陈锴杰(NASA研究员)、河森堡(国家博物馆知名讲解员)、刘也行(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博士)主要负责知识强势输出。

    陈锴杰(KJ)

    KJ弟弟,第一季“首席知识大神”,严格自律者,别人家的孩子。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在知识体系分工中主要负责科技和未来。
    KJ弟弟最打动我的一点是,他自己发言时无疑是台上神采奕奕的主角,而在倾听他人发言时却又变成了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而他给观众的惊喜在于,对于科技,他讲得头头是道,而对于其他领域,他也有自己自成体系的独到见解。

    河森堡(河神)

    “河森堡”这个名字的来历,据其自己解释,是因为他特别崇拜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但是觉得自己一生都不可能像他那么牛,所以给自己降了一格。(详见《奇葩大会》第二季20180210期)
    作为国家博物馆知名讲解员,河神主要负责的知识板块当然是历史。要知道,历史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概念,了解历史,你需要了解过去漫漫岁月长河中的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学科门类的发展历程。而想要传播历史,你不仅需要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还需要能够把所有分散的知识点用自己的逻辑组装起来再向观众娓娓道来。
    而我觉得河神受大家喜爱的一个原因在于他铁汉柔情的一面。
    在“我可能过了一个假年”这期节目中,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旅行的愿望。他用谷歌地图定位了自己家卧室确切的经度和纬度,然后把北纬反转成南纬,把东经互补算出西经,找到了地球上离自己家最远的地方。他说,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站在那个地方,然后朝东南西北迈出的任何一步,都将是回家的一步。

    刘也行

    刘也行作为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传播者,是在顶级院校的名师(施一公教授)指导下,受过严格科研训练的理工科博士,其所有的论述都十分完整和严谨,也因为这一特质被大家调侃像机器人。而他的严肃又不失可爱,让人意外发现了一些“反差萌”,人送外号“佛系萌神”。

    梁边妖(知乎大神)主要负责插科打诨+无边脑洞。
    梁边妖

    “自恋自大,文武双全,梁边妖这小伙子真是好极了。”
                                                           ——阿基米德
    作为一个知乎万年潜水党,梁边妖的大名应该是如雷贯耳的,用知乎检索“梁边妖”,能找到题目中包含“梁边妖”三个字的问题就高达114个。
    正如知乎某网友对其的评价:
    知乎上有三类人:普通人,有见识的普通人,梁边妖。
    当然,或许梁边妖不是《你说的都对》里最有见识的人,但我认为一定是最有趣的人。他的有趣与众不同,也许你只看见了他在场上的插科打诨和不正经的脑洞,但其实这背后是一种非主流的人生观的选择。
    “我们的生活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我们太过于习惯它了,所以会对它厌倦,才会觉得沉闷无聊,但是你改变不了社会,你无法改变全部的外在条件,但是你只需要改变一点点,生活就会不一样。”
    在这个被主流成功学充斥着的当下社会,梁边妖的存在告诉我们,“成功”没有绝对的标准,你活着的方式应该由你自己定义。
    正如当所有知识大神都在忙着证明自己的时候,他却坚持“我来到这不是为了要拿到筹码,如果我想说的话都能够说出来,而且能够影响到一部分人,就已经足够了。”
    之所以把女性大神们放到最后介绍,主要原因是我对她们的表现并不是十分满意。

    淡豹

    淡豹可以算是本季中表现最好的女性嘉宾,作为人类学博士,她确实在社会构建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是并没有强大到可以和陈锴杰、河森堡以及刘也行抗衡的地步,女神还有努力的空间。

    黄荻钧

    黄荻钧的官方人设是“读心神探”,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自己私下在研究犯罪心理学。女神在节目中的言谈举止确实不错,气场也很强大,但有一个明显的bug在于没有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如果想要看真正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学者,推荐《圆桌派》第三季第三集中的嘉宾:中国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

    酷炫脑

    小姐姐人美爱笑,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气场和存在感可能稍微弱了一点。
    可能是我对于女性嘉宾过于严苛了,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依旧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必看理由三:
    你说的都对,信不信由我

    最后,我也来上上价值吧,我觉得节目最棒的地方在于共享的精神和教人思辨的方式。

    节目第一期就告诉所有观众: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学科论文只能无限接近真相,但不能取代真相。

    每个知识大神在分享知识时都抱着这样的态度:我只是与你们交流我的想法,我不会强迫你去认同我,对于你的不认同我会耐心听取你的意见,但可能我仍然有我自己的坚持。

    他并不是在向无知的观众进行单独授课,而是在向观众陛下“进言”,而如果他说的不够完善,其他的“大臣们”会帮他补充,抑或提出相左的见解,交由观众陛下自行判断。

    最后用蔡康永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推荐:

    “希望在将来的日子里,如果再一次我们感觉到无知的时候,我们不会感觉到恐慌,而是感觉到幸福,这是因为我们知道,有更多值得知道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

    我想,这就是节目的初衷吧。

    更多好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号:viviyue202,等你来哟~

     2 ) 蔡康永开启优酷首秀,看《你说的都对》如何玩转花式脑爆?

    你说的都对,听不听由我。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文化综艺《你说的都对》于12月26日正式在优酷独家上线播出。

    作为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的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历经长达两百余天的IP孵化后,正式加入了优酷“泛文化”战略版图。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此外,每期还有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重磅加持,KOL大神们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在每期畅聊的社会话题中输出多元化的知识干货。

    从《康熙来了》到《你说的都对》,“秀情商”如何进阶“秀智商”?

    作为两岸三地最负盛名的主持人,蔡康永曾经建议年轻人尽量别看电视节目,他认为,“电视很方便,但很肤浅,在电视里面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了,太看不起电视出现前的文明史了。”曾经对电视抱有狭隘的看法,却没想到多年后他的身份会因电视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12年来,他与小S共同搭档主持的《康熙来了》赋予了他被众人熟知的主持人身份,这档节目一直被称为“下饭”综艺,荧屏上嘉宾们上演一小时的嬉笑怒骂,电视机前观众端着泡面笑喷一小时,不需要多么深刻的价值观,情感和情商就是收视筹码。而蔡康永本人也从未否认过对这档节目的娱乐性定位,他认为,在高速行进的社会快车中,《康熙来了》能起到减压的作用,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12年后,蔡康永选择了向《康熙来了》告别,台湾电视圈的没落让蔡康永在机缘巧合之下被邀请参与了《奇葩说》,从此,他在内地的演艺事业一路高歌。从《康熙来了》到《奇葩说》,从电视节目到网络综艺,从看客到参与者,蔡康永完成了其主持生涯的2.0升级。在《奇葩说》中他说,“我在《康熙来了》是服务我的来宾,观众虽然看《康熙来了》12年,他们未必知道我在想什么。但我到了《奇葩说》才1年,却有机会讲出了我很多在12年间都没有说出过、我想讲的事情。”

    在《奇葩说》四季的节目中,不俗的谈吐、独到的观点让他的“说话之道”闻名两岸,如今的蔡康永也多被冠以“高情商”、“有头脑”的称赞。此后,他从爱奇艺又来到了腾讯视频的《饭局的诱惑2》,节目多了点娱乐八卦,但本质似乎却差异不大。而今年新晋上线的《男子甜点俱乐部》,同样也将蔡康永的情商包装得更加温润细腻,时尚且别具新潮。

    如此看来,三大视频网站中,蔡康永还未合作的仅剩优酷一家,“加盟网综5年也该有所变化了”,这是网友对他普遍的期待。在此情形下,优酷强力打造的《你说的都对》终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此时的他似乎也意识到了开启自我升级和迭代转型的必要性。如果说蔡康永的《奇葩说》时代是“秀情商”,能看到他的人情世故、冷暖人生,那么,《你说的都对》所代表的脑力3.0时代则是“秀智商”,看到的是蔡康永的旁征博引和知识普及,自我革新从此成为了他的生命课题。

    从“图文网红”到“知识偶像”,《你说的都对》开启知识大神养成记

    《你说的都对》本质上是一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在各大平台纷纷养成演员、歌手之时,优酷则另辟蹊径选择养成“知识偶像”,意图以小众化的人格主体为突破口,聚合一群不一样的年轻受众。如果说,网络上的知乎、豆瓣大神都可以看成是传统意义上的“图文网红”,那么《你说的都对》则是将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KOL知识大神聚集到一起,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偶像。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一般来说,偶像崇拜会因为其外形、某种行为甚至某种人设而产生好感,但这种感情的维持则需要深入对偶像人格的喜爱,认可其性格魅力或者价值观。对于《你说的都对》中的知识大神而言,他们经过重重挖掘以及挑选,每一个人都具有或高颜值、或高知识能力的理想化人设条件。

    与王力宏同门、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女神黄荻钧就是KOL知识大神的其中之一,在台湾的演艺圈里以演员、模特的身份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知道她除了制作音乐之外,还在研究犯罪心理学。

    当然,也有小鲜肉,年仅20岁、就读于美国杜克大学的陈锴杰不仅是带领乐团在各国演出的艺术家,也是研究人机互动的设计师。

    除此之外,知乎大神梁边妖、华沙,在《一站到底》刷新答题记录的刘也行、《演说家》亚军杨奇函等都包含在知识大神的储备名单里。

    借由这群知识大神的头脑风暴,探究知识能带给生活何种影响,满足观众对于偶像高度理想化人格的期待。在近日录制的首期节目中,KOL知识大神们讨论的话题为“长得丑的男人更会赚钱”,被大部分嘉宾选择为“全场颜值最低”的杨奇函就调侃自己就是这个话题的正面例子,称“眼镜是唯一可以提升我颜值的物品”,更是以马云来举例,幽默的自嘲俘获了一群迷妹的心。除此之外,其他高颜值的大神们分别以物理学、经济学、犯罪心理学、生物学等多种角度来解题,多种思维的碰撞,让《你说的都对》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趣味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粘合。

    回看许多成功的文化节目,其最吸引人的内核毋庸置疑是一种共享精神,或者说是教人思辨的方式。今年6月,优酷提出了“泛文化”战略,即传统文化类型节目内容更亲民、调性更年轻、表达更多元。自《圆桌派》《晓说》等大热的文化节目后,优酷似乎意图在今年“真正打开全民思考的闸门,掀起全民知识热”。

    《你说的都对》并不探究观点的是与非,也不是谁去说服谁。对大众而言,读书是为了明理,而在这档节目中,科学知识是理,人情世故也是理,通过各领域中不同世界观的知识大神,拆解并回答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进而满足普通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满足“三高人群”释放压力与思考问题的双重需求,“学以致用”的价值一览无遗。蔡康永优酷首秀,就在《你说的都对》中,一起体验知识大神的花式脑爆。

     3 ) 关于陪伴的一些自我抒发

    最后一集的主题是陪伴,其中有一点我深以为然,理解和真诚是陪伴的关键因素。最近一直纠结于家人关系当中,尽管就在家人附近,孤独感总是包裹着我的生活。从小就离家念书的我,随着年龄增长,离家人地理距离越近,更加感觉到孤独,如今看来是家人开始不理解我的思想与行为了。所谓代沟应该就是对于事物有着不同的概念,于我而言,陪伴不限于物理形式,也就是不需要时时刻刻在身边,重要的是我被理解,被支持;而于母亲而言,陪伴就是物理陪伴,以她为中心围绕,听她的话,顺从地在她身边打转,此谓孝顺。如何调节这一矛盾,还是难题呀难题。

     4 ) 每集key takeaways

    ep1: 越外向越参与社会活动,获得资源越多。恋爱中的竞争(双方/对手)会刺激进步。

    ep2: 破碎家庭的孩子容易走上歧路。 暴躁有基因因素,可以通过父系遗传。无名指超出食指的长度关系到性欲强度。权力的追求关乎安全感。

    ep3: 吃外焦里嫩是因为祖先爱吃昆虫(大雾)。生理和心理有很大关联,大肠和脑部的神经元一样多,ur wut u eat. 抑郁症会受人缘/地位影响。喝咖啡会更容易被说服。水果和海鲜混吃容易产生结石。苦坚果毒性大。

    ep4: 足部连系到性感知。《arthur aron 36题》是和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套路。最容易吸引女性的未必是最好的人,而是最available的对象。舒展的肢体语言更有魅力。通过距离感测试对方的防范程度(例如把自己喝过的饮料放在对方附近,再看他反应)。

    ep5: 治疗拖延症,要着眼于未来的时间观;先做别的事,减少愧疚感,增加成就感;设立deadline,剪除分心项,删游戏增加拖延门槛。动力源自于沉浸感、成就感、荣誉感、社交感。写作可以外化负面情绪。

    ep6: 1/4人生危机

    ep7: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说音乐歌舞和诗词是性的前奏。父母唠叨是关爱焦虑的宣泄。 多向思维游戏:我说后一句,你就得接着说前一句。

    ep8: 冥想发呆时大脑耗能高于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拳击(可速成,练习条件反射)和巴西柔术(单挑实用)是很好的防身术。

    ep9: 掌纹替代指纹

    ep10:陪伴=理解+真诚。生物史上死亡伴随着有性生殖出现,性是和死神签订的契约,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愿意放弃永生(?)

     5 ) 自用

    1.解决问题重在思考根源,将问题拆分成多个易于解决的部分。面对弱小的生命,强者不能伤害。

    2. 知识是世界的说明书,但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托,大于知识。

    3.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食人族的后代,所以有什么困难时我们解决不了的呢?

    4.20180201之后节目于2019.2.18更新

    。。。。。。。。。。。。。。。。。。。。。。。。。。。。。。。。。。。。。。。。

     6 ) 嘻哈过后,文化综艺来了!优酷《你说的都对》知识偶像登场!

    2017年以来,随着《晓说》《圆桌派》等节目的持续走红,综艺节目的内容从“泛娱乐”升级到“泛文化”,文化与综艺的有机结合,意味着综艺节目的创作和传播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拐点,“泛文化”势必将成为市场新增量。

    今年6月,优酷拎着知识迎风而起首提“泛文化”,通过互联网的创新表达为文化内容助力,着手布局夺得先机。半年后,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的全网首档脑性时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在历经长达两百余天的IP孵化后,加入了优酷“泛文化”战略版图,12月26日正式开播。

    《你说的都对》不仅邀请到了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携手人气鲜肉、小花“烧脑”加盟,每期还有六位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偶像重磅加持,KOL大神们将凭借各自领域的学科背景,在每期畅聊的社会话题中输出多元化的知识干货。

    文化的“藤”嫁接给综艺的“枝”,开创文化类轻综艺新玩法

    “要在有趣的内容中,完成对文化价值传递的消费。”这是优酷对待“泛文化”内容的价值观。其实,早在2014年,优酷就开始了文化领域的谋划与布局,如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等。而随着窦文涛的《圆桌派》第一季面世,优酷更是将文化类型节目推向高峰。如今文化类节目已处于大热的状态,“泛文化”概念将成为未来网综的发展潮流。

    在推动“泛文化”节目布局时,优酷始终认为,只要是以文化为基本属性的,以知识分享、智慧输出、精神愉悦为基本使命的节目,都可以称之为“泛文化”节目。“真人秀、脱口秀、轻综艺、纪录片”都可以成为“泛文化”的表达形式。这样的提法,正是在定义上解除了束缚,制作方完全可以用观众喜爱的方式去创作节目,进一步驱动着市场对文化类节目的细分和孵化,发掘新的节目内容品类。脑性时代的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这样一档节目应运而生,将文化的“藤”嫁接给综艺的“枝”,将脱口秀和真人秀相融合,开创“泛文化”节目嫁接轻综艺的新玩法。

    对于“泛文化”这一命题,阿里文娱大优酷泛文化中心总经理何冀兵曾表示,优酷对“泛文化”节目的持续打磨来自平台的“自觉”,经过三年在文化领域的探索,开始尝试赋予此类节目更多的新鲜内容。

    《你说的都对》作为一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也响应“传统文化类型节目内容更亲民、调性更年轻、表达更多元”的“泛文化”节目理念,面向“灵魂饥渴”的年轻受众,将目光投向专业功底扎实且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KOL,他们以自身学科为背景,从多维的角度来解读日常话题,传递有趣文化,激发起跨学科的知识交流高潮,给受众带来有料有趣、更丰富的精神愉悦。

    立足品类创新,助力文化类节目开枝散叶

    节目类型扎推是如今综艺市场上的一大乱象,但对于首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 《你说的都对》来说,该节目在品类上做到了相当的创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观复嘟嘟》、高晓松的《晓说》等节目侧重于“授鱼”,重在文化传播,那么《你说的都对》则是“授之以渔”,它着重在于文化启发。何为文化启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寻找真爱是每个单身汪的梦想。那么问题来了,茫茫人海,如何来寻找、辨别真爱?在《你说的都对》这档节目当中,KOL们会结合行为学、心理学、五感系统等多个维度的理论来阐述,让观众有所启发并为自己所用,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问题。

    从内容层面和思维模式来说,如今市面上有关脑力比拼知识的节目更倾向于竞争和益智,思维模式严谨,答案具有唯一性。比如,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是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腾讯视频的《脑力男人时代》主要内容是解答趣味难题,展现明星们的智慧大脑;央视的《你可以更聪明》则是侧重通过体验来开发大脑潜能。

    相比较而言,《你说的都对》是脑力与学科文化的结合,更侧重于开放式的讨论,思维模式比较灵活跳跃,言人人殊,氛围更为轻松。由此可见,《你说的都对》对文化节目的类型体系进一步垂直细分,做到了品类创新,填补文化综艺节目类型空缺,为根治观众的“灵魂饥渴”助力。

    打破次元与文化壁垒,知识大神型KOL向知识偶像转身

    自带流量的大V、网红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已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专注于学术方面的KOL虽有影响力,但转型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你说的都对》这档节目能让KOL们借助节目平台走到台前,成为将知识大神型的KOL培植、转型成知识型偶像的载体和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对于如今当道的“小鲜肉”、“新生代”偶像的大多评价都是这样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因此,对KOL精准的选择和设定是将知识大神转型成为知识偶像的第一步,《你说的都对》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

    从目前KOL的阵容来看,不仅所属学科领域多元、专业层次兼顾,还打破次元壁垒,交融性很强。从高学历的知乎大神华沙到二次元编剧梁边妖,从百科战神刘也行到金融怪才杨奇函,从千金神探黄荻钧到大学主攻人机互动的科学怪人陈锴杰在人设最终定位上也足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当然,他们并不是像人们常规印象中知识分子一样“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接地气的一面。就比如二次元编剧梁边妖,他在知乎以不过半百的答题量,在极短时间内吸聚59万人关注,迅速走红。在私底下,他也爱做一些有趣的事儿,开创了一个名为《变种青年行动指南》的专栏,集结一帮追随者开启不寻常的生活体验,试图解决“无聊的时候玩什么和怎么玩”的问题。

    有着心理学、文学、生命科学、金融等学科背景的KOL,在各自领域内本身具有一定影响力,也能借参加节目的机会打造个人知识品牌,转型成为知识偶像,之后或是投身“知识付费”的产业,或是转型进军娱乐圈发展皆有可能。被《奇葩说》捧红了的马薇薇从辩论女神转型成为了靠教人说话赚3000万的创业者,这一事例极大证明了KOL成功转型的可能性。

    你方唱罢我登场,打破次元、文化壁垒,知识大神型KOL以《你说的都对》为路径向知识偶像转型或许可期。该节目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你说的都对》以文化为核,以综艺为形,用有趣的方式呈现多元的内容,精准曝光,从高知粉撩到泛人群,让多元的文化节目实现小众变大众的进阶,最终也能让节目的社会功能价值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嘻哈过后,文化综艺来了!优酷《你说的都对》知识偶像登场了!

     7 ) 做笔记的冲动和行动

    【第一期:丑男人赚钱更多?】

    话题一:如何定义“丑”?

    一、丑是一种负资产,是获得的低经济效益的反馈。——杨奇函
    1、美的三个物理层面:对称、平均、健康;
    2、不对称不代表不健康;
    3、不同行业颜值标准差异巨大;
    4、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颜值评定标准。
    二、高颜值优势会成为正确判断时的干扰项。——黄荻钧
    三、恐怖谷效应:机器人与人类过于相似会引起人类反感。——陈锴杰
    1、外观越近似人类的人形机器人越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
    四、动物性和文化性,共同影响人类对美的认知。——刘也行
    1、社会文化和生存条件的差异导致人类对美的认知。

    话题二:丑男人更会赚钱?

    一、颜值与收入的关系,和颜值细分的区间相关。——刘也行
    1、后天因素会导致颜值低的人收入更高;
    2、因果性不等于相关性。
    二、收入水平与社会活动参与度呈正向相关。——杨奇函

    话题三:恋爱对赚钱有帮助吗?

    一、恋爱行为中的比较机制和身体激素,有利于男人职业发展。——陈锴杰
    1、妻子的受教育程度间接影响其促进丈夫职业发展的能力;
    2、恋爱行为中男女关系的比较机制激励男性上进。

    知识大比拼:长相不出众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一、努力是弥补颜值的最优途径。——杨奇函(本期知识大神)
    1、科技进步拓展信息渠道,影响人类做出选择,选择决定财富储量。——陈锴杰
    2、人生的重点是做最好的自己。——刘也行
    3、先天条件不够出色出色时,拥抱这个世界的善意,同样能够完成自我实现。——杨奇函


    【第二期:父亲会决定我们80%的人生吗】

    话题一:父亲如何对子女产生影响?

    一、父亲的教养方式及状态,对子女人格养成至关重要。——黄荻钧
    1、蒙特梭利教学法主张培养子女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2、大男子主义父亲易使子女形成霸道型人格;
    3、父亲存在暴行或父爱缺失的孩子更容易犯罪。
    二、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教育培养,共同影响子女发展。——刘也行
    1、暴力和犯罪行为可通过父系遗传;
    2、家庭教育能够增强孩子的与执行神经通路。
    三、出生顺序导致子女家庭地位和生活经历差异,进而影响其性格发展。——杨奇函

    话题二:如何解决父子间的矛盾?

    一、解决问题重在思考根源,将问题拆分为多个易于解决的部分。——陈锴杰
    二、知识是世界的说明书,但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托,大于知识。——陈锴杰
    1、父子间的权力关系的不对等与人类个体对权利的根本需求相矛盾;
    2、保持权威是为了寻求自身安全感。

    话题三:父子间的辩证关系。

    一、两性关系既是关于力量的,也是关于权力的。——河森堡
    1、男性的平均体格相比女性大30%;
    2、人体内睾丸酮水平越高,对性的需求越强;
    3、规范化社会中 power是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即权力。
    二、儒家思想是基于良性崇拜衍化生的整套调控社会秩序的规则体系。——杨奇函
    三、父子间的竞争与两性关系相关,也存在权力之争。——河森堡

    知识大比拼:父亲对子女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科技发展能够缩小父辈差距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陈锴杰(本期知识大神)
    二、追溯人类基因起源可知,父系遗传影响深远。——河森堡(本期知识大神)


    【第三期:食物对人的影响】

    话题一:食物对人的影响?

    一、人体摄入的食物、肠道菌群、大脑和情绪,组成相互作用的多元系统。——刘也行
    1、女性摄入面食会增加抑郁症患病几率;
    2、使用适度烧烤的食物不会引发癌症;
    3、占人体重量1/50的肠道菌群细胞个数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
    4、菌的重量和人体体重并非始终等比例;
    5、尝到表面神经元规模与大脑神经元规模属同一量级;
    6、食物能影响肠道表皮细菌状态。

    话题二:食人族消亡的原因?

    一、经历物种筛选存活至今的人类,大部分是食人族的后代。——河森堡
    1、朊病毒存在于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大脑蛋白质的错误折叠;
    2、携带软蛋白病毒免疫基因的人比例高于理论。

    话题三:喝咖啡会让人更容易被说服吗?

    一、人体摄入食物的区别,可能导致谈判结果的差异。——黄荻钧
    1、咖啡因让人集中注意力,从而接受更多信息导致被说服;
    2、谈判前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比高的食物更容易成功。
    二、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受其品质印象。——陈锴杰
    1、吃鱼能降低人的暴力倾向;
    2、吃鱼能降低人的生气频率;
    3、食用坚果可以降低癌症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4、变质坚果中的黄曲霉素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5、坚果所含的优质蛋白和镁元素对大脑神经有镇定作用。

    话题四:人有哪些坏习惯是历史遗留问题?

    一、饮食习惯差异导致下巴的骨骼发育程度不同,从而影响牙齿排列。——河森堡(本期知识大神)
    1、分析生物牙釉质的碳同位素比例可知摄入过的食物;
    2、下巴和牙齿大小不匹配导致牙齿畸形。


    【第四期:科学谈恋爱】

    话题一:怎么寻求真爱?

    一、人的感官系统在获取真爱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刘也行
    1、“一见钟情”是人体内急速产生的应激反应;
    2、“一闻钟情”相比于“一见钟情”更为准确;
    3、人对味觉的感官记忆更持久;
    4、听觉是最快刺激人体感觉外界信号的感官;
    5、听觉信号在脑内传播速度快于视觉信号。
    二、交谈双方进行逐步深入的个人化袒露有利于发展亲密关系。——陈锴杰
    1、“一见钟情”指短时间内对外在形象和言谈举止进行印象判断;
    2、接吻双方交换微生物菌群导致彼此愈发相似;
    3、刺激足部敏感区和生殖器会产生相同的大脑兴奋反应。

    话题二:怎么辨别真爱?

    一、交往过程中展示恰当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发展亲密关系。——陈锴杰
    1、男性传达出可以与之交往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女性;
    2、母亲拥有好的三围比例能增加后代存活率;
    3、动态过程中个体占据的空间范围越大越有吸引力。
    二、合理运用科学方法能增加获得异性好感的概率。——黄荻钧
    1、位于异性左侧更容易获得好感;
    2、放置私人物品到对方舒适圈内能判断其对自己的接受程度。
    三、遇见真爱时个体生理层面的反应会通过身体症状呈现。——华沙
    1、花心男的消费行为倾向于多样化;
    2、个体后叶加压素手提的敏感度影响花心程度。

    话题三:女性年龄对真爱的影响。

    一、科技发展导致的人际交互方式变化影响男性择偶标准。——陈锴杰(本周知识大神)
    1、人类繁殖性本能促进男性更加青睐年轻女性;
    2、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步扩大女性的育龄范围;
    3、受孕方式的日趋多样化逐步降低男性对女性年龄的关注度;
    4、科技改变交互方式,进而影响恋爱行为。


    【第五期:人人都有“病”】

    话题一: 拖延是历史遗留问题吗?

    一、人类日趋规划性与高效化的生活可能在未来改变拖延的概念。——陈锴杰
    1、人类步入农耕时代导致拖延习惯被迫改变;
    2、拖延是人类自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惯性行为;
    3、拖延的本质是着眼于现在而忽视未来;
    4、增强对未来时间的规划有利于克服拖延。
    二、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个体的拖延状态。——河森堡
    1、个体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之下会自动进入拖延状态。

    话题二:拖延症是一种病吗?

    一、避免拖延带来不利影响在于有效进行优先级处理的方法。——杨奇函
    1、拖延与否取决于个体对事务进行优先级处理的能力。

    话题三:焦虑症和赚钱的关系。

    一、焦虑症作为现代人常见病症可通过自我治疗有效缓解。——酷炫脑
    1、收入来源结构影响个体的赚钱焦虑程度;
    2、通过理财优化个人资产结构能缓解赚钱焦虑;
    3、焦虑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有益产物;
    4、运动和冥想可以降低个体产生的焦虑感;
    5、通过记录将焦虑体验具象化能减轻焦虑感。

    话题四:打游戏上瘾的原因。

    一、游戏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引导玩家不断投入以追求极致。——陈锴杰(本期知识大神)


    【第六期:网络社交潜规则】

    话题一: 表情包的使用潜规则。

    一、借用表情包传递中立信息并非敷衍聊天。——陈锴杰
    1、交流过程使用表情包实为引用信息;
    2、使用表情包是试探交流对象态度的一种方式。

    话题二:叠字的使用潜规则。

    一、使用叠字交流一定程度上表示尊重更易获得好感。——杨奇函
    1、自然界中高音调易让人联想到弱者;
    2、卖萌行为本质是承认弱势地位以换取支持;
    3、互联网的高效性使人类可用大量时间表达感情;
    4、网络沟通中文字交流比语音交流更为真诚;
    5、高效互联网时代花费时间和在乎程度呈正相关比。
    二、叠字的使用是跨文化现象能表达出情感的强弱差异。——刘也行

    话题三:社交网络头像的潜规则

    一、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可反映个体自我认知的状态。——杨奇函
    1、负性事件的堆积易导致个体频繁更换头像。
    二、社交网络头像与个体语言风格相互影响。——陈锴杰
    三、高效互联网时代,叠字的使用对时间效率产生影响。——河森堡

    知识大比拼:怎样回复朋友的点赞请求?

    一、网络上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不断刷新“有礼貌”的定义。——杨奇函(本期知识大神)


    【第七期:我好像过了个假年】

    话题一:你不知道的年。

    一、春节曾经是交配的时间。——淡豹
    1、农耕时代节庆期间,男女性之间有更多时间接触;
    2、现代社会非节庆期间异性交友更自由;
    3、先秦时期政府鼓励人民在节日期间交配繁殖;
    4、唱歌和舞蹈都是性的前奏。
    二、人类对“年”的划分源于气候变化。——河森堡
    1、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气候变化制定年与历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2、天体撞击地球导致地轴发生偏差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
    3、气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极其之大。

    话题二:过节的正确打包方式。

    一、家长拿走所有压岁钱会让孩子产生损失厌恶心理。——黄荻钧
    1、人类对于损失的厌恶大于对等值收入的喜悦;
    2、家长拿走所有压岁钱,会让孩子产生损失厌恶心理。
    二、过年期间父母变“烦”是因为产生焦虑。——华沙
    1、过年期间父母看到子女面孔会增加焦虑情绪;
    2、社交软件中子女使用本人头像发语音会过度引发父母焦虑情绪。

    话题三:年味淡了,未来还要过年吗?

    一、过年的意义是走向回家的路。——河森堡(本期知识大神)
    1、高科技打破传统过年的单一方式。

    【第八期:被身体操作的人类】

    话题一:身体的控制中心是“脑”。

    一、人的身体目前无法提供更多的热量供大脑开发更高层次。——陈锴杰
    1、人脑能用更低的能耗来表达更多的信息;
    2、大脑开发效率数字化是伪标签。
    二、器官移植会影响受体性格体征。——刘也行
    1、发呆和冥想比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更消耗大脑功率;
    2、小脑从神经元角度来说应该称为大脑;
    3、人脑的终极发展模式不应该通过生物模式实现;
    4、现在社会语言限制了人类作为一个种群的进步。

    话题二:身体的出厂配置。

    一、文化或者社会阶级的偏见,通常会反映成身体的偏见。——淡豹
    1、有了管理层和驭力者后,大众被误导体力阶层不聪明;
    2、现代社会语言的描述存在歧视女性现象。

    话题三:人类潜能的开发。

    一、未来人类潜能开发和微生物密切相关。——刘也行(本期知识大神)
    1、菌群是身体的器官;
    2、免疫力的强弱是由菌造成的;
    3、二甲双胍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服用可抗衰老。


    【第九期:黑科技到底黑不黑】

    话题一:想象力是科技的翅膀。

    一、人脑无法想象未知的东西,知识比想象力更重要。——河森堡
    1、人类无法想象未知的东西;
    2、人类历史上只能通过把已知知识重新拼凑组合产生新想法;
    3、人类无法描述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4、人脑要基于想象力去实践才有实现的可能;
    5、想象力和知识同等重要;
    6、只有通过知识打破已有认知边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想象力。

    话题二:科学与技术的奇妙关系。

    一、知识与科技是螺旋式提升的关系。——刘也行
    1、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螺旋发展的;
    2、想象力是对已知事物的重新联结,而联结是崭新的东西。

    话题三:科技改变人类未来。

    一、人造子宫的发明可以彻底改变生殖行为消除刻板印象及行为。——淡豹
    1、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偏见会导致升职机会和劳动价格的不平等;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的未来应以人类安全为重。

    话题四:如何对待黑科技?

    一、在舆论大潮中,我们应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去面对黑科技。——刘也行
    1、未来很多高薪职业也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2、不必担心科技进步的反噬效应,其必将受制于人类文明的约束。


    【第十期:我们需不需要陪伴】

    话题一: 陪伴的本质。

    一、相比物质给予,感情上的陪伴和支持更重要。——华沙
    1、花费时间的多少与情感的增持正相关;
    2、精神陪伴比物质给予更重要;
    3、近年来陪伴才被当成重要的情感表达;
    4、文化规定了爱的表达。
    二、能够陪伴人类的动物,基本上都已经被驯化了。——河森堡
    1、动物能陪伴人类是因为它们能够被驯化;
    2、宠物狗是由灰狼演变而来的;
    3、不是所有动物都会被驯化。

    话题二:陪伴的意义。

    一、相互理解的陪伴,创造了生命的意义。——陈锴杰
    1、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2、陪伴不是物理实体而是精神寄托;
    3、陪伴创造了生命的意义。
    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互相陪伴的。——梁边妖

    话题三:陪伴的过去与未来。

    一、陪伴就是“一直都在”——陈锴杰(本季知识大神)
    1、死亡的本质是性;
    2、分裂生殖没有衰老和死亡;
    3、有性生殖产生了死亡;
    4、未来陪伴的形式将完全不同。

     8 ) 一个蔡康永跟六个高晓松,这个佛系版《奇葩说》硬是把观众看成了魔系!

    今天犬句酱一改往日苦大仇深,前来夸夸国产综艺。diss了那么多次,终于有个能夸夸的了:

    这个综艺叫《你说的都对》,嘉宾是由一个蔡康永跟六个高晓松组成的,当然并不是真的有6个高晓松。诶,想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6个高晓松,我们可能会多一个叫“比6个高晓松脸都大”的计量单位了,那被用到这个词的人多悲伤啊o(╥﹏╥)o

    虽然说是此“高晓松”非彼“高晓松”,但“此高晓松”的学识却跟“彼高晓松”的学识一样优秀:

    有年仅20岁就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做研究员的富二代陈锴杰:

    跟高晓松一样从五道口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刘也行,让他一战成名的是他曾答穿过《一站到底》的题库!这大脑,估计666个T也装不下:

    同样考上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奇函,他的国学不是一般的厉害,中考跟高考的作文都是满分:

    在知乎答了几个题就有了60多万粉丝的梁边妖,这技能让十八线小号的犬句酱瑟瑟发抖中:

    热衷研究心理学的华沙:

    虽然是伯克利音乐学院出身,但同样热爱犯罪心理学的白富美黄荻均:

    以及经常去串串门,随口聊就是几十万年前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他另一大爱好是格斗,曾赢过国家冠军。感觉以自身给我们证明了四肢发达的人,脑力也是很发达的:

    集齐6个“高晓松”+1个蔡康永的节目当然不是让大家主持一个知识型版的《康熙来了》,而是每期找一个主题,6位大神根据主题做个学术论文,听起来是严肃又无聊,但节目每次的主题都很接地气。他们第一期的主题是“丑男人赚钱更多?”

    这个题目对我们常人看起来虽然无解,但他们还是能讲的头头是道。

    首先关于“丑”这个定义,大家就先聊不同的“丑法”,有聊不对称就是丑,也有聊负资产就是丑。负资产意思就是比别人的工作效率低,比如你是个海盗,但你长的面慈心善,这样怎么能有收益啊!说不定还反倒被被打劫的人打劫。更厉害或许还会得到一个史上最惨海盗的称呼,你说你算不算“丑”。

    还有聊“恐怖谷效应”的,即世界上最丑的机器人是长的像人的机器人,因为它会让人联想到人类的死亡:

    甚至还有从动物关系的三个阶段来解释丑的:我想跟你一起吃早餐,我想打你,我想跟你在一起上聊丑的。

    而关于大家关心的是不是“丑的人赚钱更多”,大神告诉你,真的有论文研究过这个问题,结果是:当你丑到人群的5%左右,你确实会赚的更多,而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丑但赚的不多,那只能证明你还是不够丑,你得要丑到人群的最末端才行。

    看完是不是自己的内心感到了一点安慰呢?

    除了学术论文,还有大神以身说法:作为一个丑的把狗都能吓一跳的人,因为自己知道自己丑,所以会更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以此获得了更多是事业发展机会。

    既然这个节目大家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也就有冲突。不过作为文化人,大家并不会撸起袖子就上,而是“我有一个观点要补充”。比如上面我们有聊的对称性,边妖大神就额外补充了一点,不过鉴于知识点污到写不出来,大家还是静静看图就好:

    一般冲突大家会采用补充的方法;当冲突比较大的时候,大家也只会萌萌哒组团否定,“你先来”,“要不你先来”,“那我先来”。所以犬句酱才会说这是个“佛系”的《奇葩说》。

    除了好玩的知识跟有趣的人,这个节目的后期也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发射爱心跟其他节目都不一样,都是公式式爱心:

    节目桌也是按照人脑来设计的:

    最神奇的是每期节目结束后,后期还专门会给你做个知识点总结,你就说贴心不贴心。感觉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做不好笔记了:

    虽然内容有趣,话题也好玩,但看完的犬句酱还是有一丢丢伤感,比自己的小还长得好看的人都这么有才华,我们这些老人家怎么办?不说了,还是先把我前年买的《戒了吧!拖延症》找出来明天好读一读。

     短评

    还蛮好玩的,聪明是新时代的性感,而知识是春药

    5分钟前
    • GIGI
    • 推荐

    两集已被圈粉,有意思且并不枯燥,娱乐化的东西也被控制在不被厌烦的程度,知识点被有趣的大脑说得很有趣,而且比起很多知识类的节目,它把受众本身受教育程度的带宽拉开,把核心放在听者这里,他听什么,是否能听懂和觉得有新意和说服力/而不是讲述者,讲述者基于自己的知识是服务听者,有意思的体验

    7分钟前
    • Dear NaNa
    • 推荐

    甩火星研究院几条街

    8分钟前
    • clogery
    • 推荐

    希望后期不要再加入那个。。。this is power。。。的诡异的音乐。。真的很烦

    9分钟前
    • 蒸包纸🥲
    • 推荐

    黄荻钧好看,淡豹想睡。河森堡:遇事不要怂,我们是凶狠残暴的恶魔之子。梁边妖:物理学家写了首诗。我们人类的活动其实是不生产元素的,我们左手上的某一个原子可能来自于某一个星球,右手上的某一个原子可能来自于另一个星球。亿万星辰死去了,我们才能够诞生。我们人类就是宇宙之灵,群星之子。

    13分钟前
    • Lan~die
    • 还行

    我还郁闷为什么最近淡豹都不更新了,原来去录综艺了。人超美der~不过还是希望总理还是好好写文章吧,写文章才能把你的才华最大化啊!(写小说的初心已经忘了嘛?搞访谈的新工作已经忘了嘛?)或者开讲座也行,搞综艺浪费你了。

    17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那几年这类节目还不少,可以干柴烧一波儿,到现在没有了!好在这些话题永不过时,可以捞一些遗珠来看看,或者可以把能找到的奇葩说再重看。其实他们说的也不都对,但敢说敢表达的自信样子值得学习。偶尔看到真正专业人士纠正专业问题反而会显得不那么自信,是咋回事啊,哈哈哈

    22分钟前
    • tangmm
    • 推荐

    你说的对个P,全程尬聊,这不就是一个给理科生看的《奇葩说》吗,做作浮夸……

    27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智商底线。选择性偏差产生的个例没有统计学的样本意义,并因此失去了作为论据的逻辑起点。不懂这两点的,真心没办法讨论认真的话题。第一期讨论男人,颜值与智商,哈哈哈爱情我觉得前者更重要哈哈哈,其他领域后者更重要。

    2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还行

    看完第一集,感觉到看书少限制了我的理解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看的津津有味。

    32分钟前
    • 早睡早起
    • 力荐

    请了一帮男的,唯一的一个女的打着女神的旗号,却完全讲不出半点有深度的东西,这么性别歧视的节目能不能行!要知道2017年在中国获得罗德奖学金的一大半都是女生,既然是益智类节目,就不要找沈梦辰这种聒噪的肚子里没有半点文化还脑子里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人…更新!加了淡豹之后好看度翻了十翻

    37分钟前
    • clover
    • 推荐

    比预想中的好看,最腻害的一点,是每次嘉宾发言的时候,我会下意识想想自己认定的某些东西是多么的偏颇,这个并没有多少节目能够做得到。就算是最聒噪的杨老师,或者不停被弹幕diss的女神,我觉都很OKAY。而在那边代表肉体凡身的两个主持人,在那边充当学霸炮灰还要忍受智商碾压不冷场,eq很高啊

    42分钟前
    • Lab
    • 推荐

    与其说像理科生版本的奇葩说,倒不如说像综艺节目版的知乎。蔡康永爆灯总觉得有些草率。节目中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如果对相关话题有兴趣,可以去找相关书籍来学习一下。当然,收获还是有的,但就是不够系统。最后一集有点煽情。

    45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喜欢的人依次为:河森堡,淡豹,以及刘也行和梁边妖并列第三~讨厌的依次为:钉钉各种无耻植入,有一次竟然因为介绍钉钉的功能就爆灯给杨奇函,太不要脸了!!!然后就是杨奇函。第三讨厌的是强行cp以及最后知识大神竟然不是河森堡就是因为那些人没听懂!

    47分钟前
    • fish
    • 推荐

    这个节目定位比较高端,估计看不懂的觉得讲的什么鬼,但是放慢节奏看就会觉得思维角度很有意思。跟《奇葩说》不一样,没有那么多打嘴炮,主要靠大神们旁征博引,拼个人知识储备量。很喜欢节目最后出的思维导图,梳理的很好。这档节目可以打磨成很好的科普性节目。

    48分钟前
    • 说你爱我
    • 力荐

    ⒈豆瓣条目点有用最多的两条短评我有同感(话说后面还真改配乐了),另外花哨的剪辑也不甚满意;⒉人生之所以美丽,因为某个地方藏着一个梦。→中高考作文满分的杨奇函口才也挺不错;⒊陈楷杰:大脑过度运转会让人痛苦得想死…→深有体会;⒋难怪刘也行让我有点眼熟?原来曾在《一站到底》看过他;……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如果只让他们不停地说 不要设置奖牌和爆灯的环节就完美了

    54分钟前
    • 湖光子
    • 推荐

    每周二更新,一周一次的知识大爆炸,在知识付费这个浪潮当中,这档节目将综艺和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崇拜知识的观众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节目。无论从提高社会知名度和收入层面来说,对于高级知识分子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打造知识偶像势在必行,总好过前赴后继的娱乐圈偶像占领所有年轻人的心智

    56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听河森堡聊人类的过去,陈楷杰聊人类的未来

    1小时前
    • 二三四七。
    • 还行

    还不错,够深度够娱乐,观点碰撞趣味十足。蔡康永和沈梦辰的搭配意外的和谐~

    1小时前
    • 海角七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