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片 放·逐

    放·逐

    评分:
    0.0很差

    分类:恐怖片香港2006

    主演:黄秋生,吴镇宇,张家辉,任贤齐,何超仪,张耀扬,林雪,任达华,林家栋,张兆辉,陈雅伦,谭炳文,许绍雄 

    导演:杜琪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HD中字

      阴齿

    • HD粤语版

      鬼同你住

    • HD中字

      盗命兄弟

    • HD

      安息

    • HD

      雪山惊魂2

    • HD

      雪山惊魂

    • HD

      安息2

    • HD中字

      深层恐惧

     剧照

    放·逐 剧照 NO.1放·逐 剧照 NO.2放·逐 剧照 NO.3放·逐 剧照 NO.4放·逐 剧照 NO.5放·逐 剧照 NO.6放·逐 剧照 NO.16放·逐 剧照 NO.17放·逐 剧照 NO.18放·逐 剧照 NO.19放·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澳门回归前三天,五位情深意重的杀手。杀手阿和(张家辉饰)与妻子阿静(何超仪饰)带着刚满一个月的孩子重返故地,阿火(黄秋生饰)与阿波(林雪饰)奉黑社会老大大飞(任达华饰)的命令来追杀阿和,但另一对好兄弟阿泰(吴镇宇饰)与阿猫(张耀扬饰)闻讯,为了情义前来阻止。冲突在阿和家突然爆发,又迅速重归平静。最后他们决定一起做一宗大买卖来解救阿和,在谢夫(张兆辉饰)那里,摆放在他们眼前的是两个选择:暗杀蛋卷强(林家栋饰)或者抢夺一吨黄金……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者,然而却在餐厅和死对头大飞不期而遇,一场恶战难免。

     长篇影评

     1 ) 《放逐》是一部当代香港西部片

    《放逐》里四个枪手替任贤齐打跑抢匪时,任贤齐想去捡起掉在地上的手枪,被枪手中枪法最好那位一枪一枪地将地上的手枪打走位,让任贤齐几次弯腰都捡不到,看上去,他永远也捡不了。的确,最后一枪响起,那手枪被打进了水池,任贤齐只好作罢。
    哈,看到这里我笑了,我想起了《黄昏双镖客》。
    镖客里是这样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无名小子与李范克里夫扮演的少校来了一场搞笑的对峙,无名小子先是一枪将少校头上的帽子打在地上,少校弯腰去捡,无名小子又是一枪把帽子打走,少校又去捡,如此反复,少校不放弃,直到无名小子将子弹射完,少校才捡起他那顶可怜的已经漏风的帽子。(这个情节非常精彩,我只描绘了与《放逐》相似的一点,其他更好玩)
    二者共同处,没有一句对白,全靠动作来表达幽默。看上去挺挑衅,但其实观众们都知道这只是小小的好玩的游戏,不会往更大的冲突上去猜。但《黄昏双镖客》显然把这出戏看得更重,配上无敌的配乐,更让人过目不忘。

    《放逐》里四个枪手拿下黄金与任贤齐后,开心地在夜色中嬉闹,任贤齐独坐一边,吹着口琴,看着这四个家伙,有同乐,也有距离。
    《日落黄沙》中,两个老匪徒卧在篝火旁谈心,团队中最年青的那个匪徒独坐一旁,弹着吉它,哼唱謡民。年青人是墨西哥人,他与几个美国老匪徒内心有很大不同,正是他的存在指引着日落黄沙整个电影的走向。

    《放逐》里四个枪手传着一瓶酒,你一口我一口喝光,很男人,很义气。有钱大家赚,有饭大家吃的感觉。
    《日落黄沙》中,六个匪徒也是传着一瓶酒喝,但最滑稽的那个家伙一直眼巴巴地盼着酒瓶快到他手,可最后他得到酒瓶时,里面已经空空如也。哈哈哈哈,我与剧中其他人物一样,开心地笑了。这种男性间的小恶作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有,你没不曾捉弄他人或被捉弄吗?

    《放逐》里四个枪手为了救回同事的女人与孩子,带着黄金直赴黑帮老巢。最后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日落黄沙》中,四个匪徒为了搭救落入墨西哥军阀手里的年青同伴,义无返顾,带着金币,走向200人的军营。结局可想而知。


    《放逐》我经常看,除去PTU以为,就这部看得最多了,或许比PTU更多。因为我特别喜欢西部片,看到老杜拿经典西部片来玩,我很开心。事实上,《放逐》的主题就很西部,很苍凉,四个枪手的处境,用《日落黄沙》的另一译名来讲,非常贴切----《流寇志》。片中枪手们,与老板彻底翻了脸,还被老板追杀,走投无路。谈到未来打算,特别是身上拿不出几张钞票时,这四个人真是无比落寞啊。再看《放逐》的某张海报,西部味道就更直接了,几个枪手一字排开,色调是黄昏的,失意的。剧中他们选择了勇敢无畏,为了情义,更是为了尊严。象个童话一样。我喜欢这个童话。

     2 ) 《放逐》和《枪火》两部对仗工整的姊妹电影

    比较《放逐》和《枪火》这两部电影,会发现有很多情节上相互呼应的地方。老杜在处理的方法上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成是“对应”或者是“延续”来得更贴切一些。自以为老杜实在是有意而为之。因为从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到情节铺陈,再到人物的设定及分配上与《枪火》都是不谋而合的。最有趣的是当再次欣赏影片的时候,仔细找出老杜安排在《放逐》中与《枪火》对应的妙笔生花之处真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
    对应、延续
    首先在《枪火》中,五个人一开始处在被迫合在一起来执行任务,其实内部存在分裂。而到了《放逐》中却正好相反。但在整体人物关系的设定上,两部影片是相互承袭的。如:在《枪火》中阿来和阿信还有最后的阿Mike,阿鬼和阿肥之间的关系沿袭到了《放逐》中。这在影片的一开场既已交代的清清楚楚。而《放逐》中的阿和和《枪火》中的阿信,其实差别只在名字,但人物的命运和背景却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老杜并没有走从前的老路,他在人物的设定方面也做了非常有趣的转换、对应和延续。在《枪火》中逃避和漂泊的阿信最终成了《放逐》里回来面对现实、选择以家和生命延续为终点的阿和;《枪火》里隐忍阴鹭的高雄被《放逐》中张扬霸道的任达华所替代;《枪火》中借物言他、言语颇有章法的阿南与《放逐》中说话一字一句讲究节奏的谢夫相互对应着;《枪火》中狡猾凶悍的杀手和《放逐》中酷劲十足的押运警察简直是如出一辙的枪法神准;在《枪火》结尾处自言自语的阿肥在《放逐》中继续自言自语,却不再沉默地吃花生米而开始关注女人了。
    命运、转折
    在《枪火》中五人干掉了杀手摆平了幕后的买凶人后事件并没有真正的完结。勾引大嫂的阿信意外的成为了众人的新目标,《放逐》里阿和用尽全力说出一声“回家”后就死去了,剩下的四人也因为不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而被迫放逐。可是阿和妻子的复仇却成为了他们新的负担。
    《枪火》中的假子弹和《放逐》中阿火投掷的钱币其实都是命运的契机。《枪火》中五人最后晚餐的时候拔枪对射,但结果选择了逃避——屈从命运的安排。而这一次则是主动全力地对抗命运,在这个部分中老杜非常自然的将《枪火》中五人共同的踢一个纸团的情节放了进来,引出了决战前四人将大飞掷过来的啤酒罐潇洒的传递然后踢向空中。这个情节和五人相互抛酒瓶共同喝酒有异曲同工之妙,煽情地向观众传达了几个大男人彼此间的情义、信任及默契。
    动作设计
    《枪火》中枪战场面的设计至今仍是香港电影中的经典,商场中充满爆发力的枪战情节让人至今难忘,这回的《放逐》更是将这种风格延续,影片开头部分的枪战、餐厅中的混战和黑市医生家中的遭遇战,几个场面下来都非常有张力,尤其在影片最后有如和命运一同消亡的拔枪对射的枪战场面更是让人窒息。
    从《枪火》到《放逐》,老杜这八年中影像风格日趋成熟但也开始发生着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放逐》中还有两个情节的设置上竟与银河影像的开山之作《一个字头的诞生》有着相近的地方。《放逐》中阿和的女人举枪向众人射击,还有阿和在出租车里用尽力气说出回家的时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个字头的诞生》里大宝的老婆和提出要大家去汕头的小春。阿和还有小春一样都是在众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的终点。

     3 ) 伤者在外,必反齐家

           杜琪峰原来是编导出身,怪不得故事讲的那么精彩。
           看《枪火》我都不记得自己笑了多少次:几个人无聊到踢纸团;烟中的火柴燃出火花;完成任务后几人自诩是完美组合;最后车中黄秋生抽着烟如释重负的笑…我相信,一部能让观众由衷发出会心一笑的片子是优秀的。杜琪峰崇拜黑泽明,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主角们在最后的战场上都有一股日本武士的情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了。记得黑泽明的封笔之作是《蛤蟆的油》,回顾过往,大师再次自嘲是一只丑陋的蛤蟆,江湖再见……

           相比较《枪火》,作为女生我还是更喜欢《放逐》多一些。通片昏黄的色调很是温馨怀旧,对事物的感知和拍摄手法较之以前也更为成熟。看过他后期作品《单身男女》、《大块头有大智慧》、《瘦身男女》等爱情片,和早期黑帮警匪片不同,似乎都是些有意迎合市场需要的商业片,面对内地的“剪刀手”,从“不妥协,不低头”,到遵守游戏规则,或多或少都有些“懂的弯曲”的成分在里面。已过天命之年的杜琪峰,再向大师致敬的同时,也多少学会了大师身上的“禅”味儿:一个母亲、一个孩子和一个家,“武与禅”的结合使他们的使命和故事更饱满和耐人寻味。

           一部男人的电影
           《放逐》是一部男人的电影,从《枪火》里几人踢纸团到影片最后几人踢易拉罐,这种男人之间友谊的传递和延续或许只有男人才能意会和了解。几人聚齐之后,没有更多的言语,相视一笑诸多感慨尽在其中。张家辉到家,一顿长达两分多钟的激战,直到孩子的啼哭声停止了这场枪林弹雨。看到黄秋生放松熟悉的表情,我相信观众一颗紧绷的心才放下来。杜琪峰对男人另一面的塑造绝对是驾轻就熟:搬家时夹抱木马摇摇椅的黄秋生;一脸嫌弃肥仔硕大身躯、认真专注掌勺的吴镇宇;汗流浃背订门板的肥仔;烛光中削红萝卜的张耀扬、摘菜的黄秋生…这些童稚、倍感温馨的场面在传统冷酷无情的杀手身上难得一见。但太过和谐就是不和谐了,这样的铺垫,注定了后面的暗流涌动,以至于吃完饭大家的合影留念都似乎在告诉观众,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因为女人的存在
           看了几部杜琪峰的黑帮电影,所展现的完全是一个男人的世界:杀戮,义气,江湖,大哥。然而年过半百的杜导,似乎不再一味的追求纯黑和江湖恩仇,在《放逐》里,杀手也有了妻子和孩子。当张家辉死后,愤怒的妻子拿枪指着孩子想打死他,但她终究是下不了手,因为她是个母亲;酒店中,遇见误以为杀了她丈夫的黄秋生,几枪下去,怀里孩子惊醒,啼哭声唤醒了她,到底还是下不了手,因为她是个女人。女人似乎天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与生俱来的母性情怀,使她们温情、勇敢、坚韧,能够包容男人像包容她们犯错误的孩子。当男人们在无情的厮杀争斗时,女人的存在则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爱和本源性,在看清了人性的弱点之后,依旧初心不改。影片中男人之间的斗争厮杀与女人的爱和母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男人来说这是安慰和归宿,而孩子是希望和未来。

           伤者在外,必反其家
           男人最想要的礼物,或许就是一扇亮灯的窗户,不记得影片中何超仪在有蕾丝窗帘的窗边探身张望了多少回。影片开头便营造了一个令这群无根无家的男人向往的温馨场面,厮杀之后的烛光中,几个男人如狼似虎丁玲桄榔的挥动着碗筷,家所给予的归属和安心,让人由衷的放松和亲切。黄秋生在吐出了子弹之后,所有人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家的曼妙和美好,燃起了昔日的情谊。然而一切都是那么的短暂,影片中出现最多的便是“去哪?去哪?去哪??”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张家辉泰然自若的说出:“回家”两个字时,无尽感慨,尽在其中…是的,“伤者在外,必反其家!”当受伤与失望,漂泊与流浪后,唯有家才是心灵最后的归宿和港湾:汽车开到楼下,依旧是昏黄灯光中女主人焦急的眼神和探出窗的半个身子,无止境的等待,不离不弃的给予爱和希望。当家不复存在,几个男人用抛硬币的方式来觉定何去何从,不禁让人觉得心酸又无奈,正是羊令野笔下的《屋顶之树》,不属于辽远的丛林,不属于哪一只手植,不属于这城市。没有名字、无家无根、无所依靠。不知道何去何从,在这个热闹绚烂的大都市和里像个孤魂野鬼一样飘零、流浪。这样的命运注定了似锦繁花的夜,这群寂寞的信徒没有一扇属于自己亮灯的窗户。

           关于吴镇宇和杜琪峰
           可能是《神经侠侣》的烙印太深,对吴镇宇的第一印象永远停留在神经质、搞不懂,不喜欢的状态。从《枪火》到《放逐》再到《无间2》中一个儒雅的黑社会,亦正亦邪的表演,颠覆我对他的印象。但依旧很郁闷,怎么就拍出了个《神经侠侣》里的神经病,看来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杜琪峰,一直在想用什么的词来形容他,一个有文化的黑社会?一个有小情怀的大男人?他对镜头的驾驭实在太强大,画面语言所传递出的信息实在太丰富,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总是天衣无缝,香港和男人寄托了他心中和镜头里的江湖。唉,这样的导演,是个妖怪。

           关于吴宇森和杜琪峰
           说道这些枪战片很自然的拿他与吴宇森作对比。编导出身的杜琪峰比吴宇森更会讲故事,叙事流畅、张弛有度、节奏感强,不像吴宇森场面大开大合,人物非黑即白,杜允许人物有灰色地带,恰是未曾着墨处,善于留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吴宇森镜头里的英雄相比,我更喜欢杜的细腻、写实和接地气。吴宇森塑造出来的“小马哥”英雄形象“太大”!让人望其项背,仰到脖子疼。杜琪峰似乎就亲民多了,无论是黄秋生、刘青云还是任达华、吴镇宇似乎都带一点痞气、一点邪气,一个更符合黑社会的黑社会。无论是大佬还是小人物,他们的命运都有漂泊迷茫甚至当人马仔被人刺杀的时候。更偏爱慢镜头的杜,注重对人物内心深层世界的挖掘,临死前的场面没有漫天飞舞的白鸽,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在绝望和无奈中接受残酷现实。留下的是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让人肃敬、唏嘘,相忘于江湖…

     4 ) 你真的不过是想成为一个硬汉

      曾经有人问我,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我说,是关于男人的浪漫。

      曾经有人对我说,我看了这片子,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激动,我说,这个电影不是拍给你看的,他对于我们,是一次约会。他又问我,那是和谁的约会啊。

      我说,是和我自己。




      当你还是一个少年,你的梦想便是将来成为一个硬汉,或者说,成为一个爷们吧。

      像小马哥,像罗伯特德尼罗,像马修,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像所有的沉默的酷酷的老男人们。

      然后有一天,当你不再少年,当所有你曾经相信的重情义轻生死慢慢变得有如生活本身一样脆弱,当你不再躲在街角偷偷注视那个姑娘,当你所有沸腾过的热血都已冷却。

      你才发现,你并非一个硬汉,你背叛了你的少年,击碎你的梦的并非是他妈的现实,而是你自己。

      因为,这并非是一个硬汉的年代,或者说,那些关于硬朗男人们的传说,真的像你我记忆中一般真切吗?



      然后那天,不再相信硬汉不再相信小马不再相信风衣相信传说的我,呆呆地看完了一部老男人的电影,但最后的那张照片飘落在地,所有的一切的过往在我脑中烟花般绽放。

      去他妈的所有的所谓俗套所谓的不合理所谓的矫情所谓的做作,当吴镇宇笑着关上大门,当黄秋生微笑着说那就这样,当那个啤酒罐飞在空中,当枪声响起又沉默,当男人站起来又倒下。

      于是,你又回到了少年。

      起码在一瞬间,你丢失的梦又回来了。

      你想起来那一年,你握着拳,看着小马哥猛地掉转船头,在枪林弹雨中杀回来。

      然后一瞬间,你忽然想像他一样大声喊出来,我发誓,再也不让别人用枪指着我的头!


      你忽然想让一切都去他妈的,你想披上你的风衣,用尽你的快意恩仇。



      然后,你又回到了现实。

      你本想成为一个硬汉。

      结果你却有了现在。

      你忽然那么感伤。

      感伤那无法改变的过去。


      
      多谢杜琪峰,他用一部电影,让我回到了少年。

      原来那年,我真的曾经想成为一个硬汉。


      曾经有人问我,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我说,是关于男人的浪漫。

      曾经有人对我说,我看了这片子,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激动,我说,这个电影不是拍给你看的,他对于我们,是一次约会。他又问我,那是和谁的约会啊。

      我说,是和我自己。
      

     5 )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吴镇宇大哥

    讲述五个杀手中有一人突然金盆洗手,并且带着妻子在澳门过着恬静的生活后,五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再一次聚首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用独特的氛围营造与风格化的画面来讲男人的故事。

    温暖的色调,温暖的情怀,武侠味的杀手故事,五位亡命大侠,一场血雨腥风,有冷幽默,有情仇分明,还有文艺的心灵鸡汤。人生的困顿,无法阻挡兄弟们本性的纯真,他们将自己放逐于物欲横流的世俗之外,在枪与血中找到真正的江湖,其情深意重足以模糊你的双眼。

    这部电影兄弟情更深,加入了女性角色,善恶更加分明,不再是圆满的结尾,而是壮烈的死。一份兄弟情引发的一系列事情。片尾那段枪战巧妙作用慢动作和镜头切换。一种暴力美感扑面而来,混着血雾与白灰,加上飞到空中的易拉罐,真的是最好的枪战设计之一。杜琪峰依然保持他的风格。永远记得影片最后的爽朗开怀的笑声。

     6 ) 游走在都市边缘的侠客

           第一次看《放逐》我高二,昨晚又看了一遍,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每次看都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这些年杜琪峰的电影重看次数最多的是《PTU》、《枪火》和《放逐》。我觉得这几部片子是杜氏风格最浓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杜琪峰系列的电影最好不要割裂来看,许多片子里都会出现相同的元素,比如硬币,墨镜。
        《黑社会》问:“爱兄弟还是爱黄金?”《放逐》无疑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一吨黄金有多重?很重,很重,但比起兄弟间的情意,男人间的义气又算得了什么?《放逐》拍的很爷们,在这个伪娘横行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理解那种为了兄弟遗孀舍弃一吨黄金的豪迈?
        谈谈这部片子吧。一贯的简约,含蓄的风格,如同古龙的小说。杜琪峰的故事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他讲的故事却是最精彩的。布景,光线,灯光,运镜,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故事的节奏没有《枪火》那么紧张,前半段似乎都是在铺垫,到阿和的死,故事才峰回路转,四人观音山枪战才把故事推进高潮,顺便说一下,任贤齐叼着香烟和劫匪枪战的动作太帅了,不慌不忙的上子弹,拉枪栓,瞄准,射击,让人完全感觉不到他是出于劣势,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架势,这可能也是四人欣赏他的原因。四人本可以等他被他被劫匪干掉以后再出手,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跟他并肩作战,这可能就是惺惺相惜,识英雄重英雄。
         谢夫的旅馆在影片中是一个亮点,在外面看这是哥特式风格的旅馆,可里面却给人阴暗,邋遢的感觉。从外面看这个旅馆似乎有很多房间,而里面导演运用光线和灯光,让人觉得这个旅馆只有谢夫跑来跑去的两间房。而谢夫这个人物也很有意思,大抵就是古龙小说江湖百晓生似的人物,他贪婪,狡猾,唯利是图,和陈雅伦演的那个妓女是同一类人物,而他们在影片中起到的正是反衬的作用,用他们的贪婪,不讲道义来反衬四人的重义轻利。不过在旅馆的布置上有个小小的瑕疵,最后他们谈判的时候有一幅壁画挂歪了,不过无伤大雅。
         我朋友看的时候问为什么大飞不肯放过黄秋生,其实这个在《枪火》里任达华就解释过了:“搞定他,不然以后没人会怕我们。”这就是黑社会的生存法则,要时刻保持威信,对于不听话的小弟只有死,不然以后小弟都不听话了。
         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许多杜琪峰惯用的元素。比如墨镜,黄秋生死的时候都要把墨镜戴好,《复仇》里黄秋生从楼上跳下重重的跌倒在地爬起来第一件事也是把墨镜戴好。还有林雪的硬币,在《暗战2》里也用到过,两枚硬币的结局是一样的,《暗战2》里林雪把它投进了募捐箱,《放逐》里黄秋生用力的把它砸进湖里。《暗战2》表达林雪放下了包袱,一切释然。《放逐》里把硬币扔进湖里才是放逐的中心思想,不问苍天也不问鬼神,自己觉得值得就去做,完全把自己放逐在江湖中,活的自我就是放逐。这对于在都市循规蹈矩生活的人们当然大呼痛快。
        影片里反复出现了几个大男人推汽车的镜头,以前看一电视剧,里面男主角说过男人最尴尬的事有三件:推汽车,摇手表,甩钢笔。用集体推汽车来反映这个群体的落魄再合适不过,世界上最悲剧的事莫过于美人迟暮,英雄末路。而末路的英雄往往最有爆发力。
         相对于《PTU》和《枪火》,故事的结局并不算惊艳,但还是可圈可点。四人明知道谢夫的旅馆是龙潭虎穴,还能肆无忌惮的开玩笑。“不会有埋伏吧?”“你说这里会不会埋伏了一百多人?”然后四人大笑,这不是故作平静,这是发自内心的笑,是对大飞等人的藐视。最后吴镇宇把何超仪推出门外,然后重重的关上大门的时候似乎略有所思的表情仿佛是在告诉自己我可以无愧于兄弟,无愧于良心了。也许在这个年代良心是最不值钱的,哼,良心?家养的野生的?多少钱一斤?
        关于演员的发挥基本都还中规中矩,个人认为最有型的就是吴镇宇和任贤齐,吴镇宇飞刀的那个pose很帅,而飞刀也为这个角色增添了几分江湖气,没准他就是小李飞刀N带徒弟,哈哈。任贤齐的戏份和台词虽然不多,但也惊艳,他吹口琴的戏使这个铁汉表现出了柔情的一面,使这个角色更丰满,更有人性化。何超仪这个演员很有意思,她是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女儿,家里良田千亩,牛马成群的,她本人偏偏喜欢演戏,在这部戏里发挥的也不错,把委屈,仇恨,愤怒,无奈演的很到位。
         刚才偶然想到这部电影有杀手,有妓女,有黄金,有客栈,有兄弟情,这不是我高中最喜欢的古龙小说是什么?

     7 ) 放逐 肚脐风

    看了“放逐” 。自“阿郎的故事” 以来,我一直是杜琪峰的粉丝,当然他也拍过很多烂片,我看来要历数一下老杜的功过了:

    “天若有情” 系列,很不感冒;

    去年的“贼公贼婆” ,故事讲得个七零八落。

    “龙城正月”得了很多奖,但我一点不喜欢,因为它很做作。--老杜的电影,一旦“导演”意识过于膨胀,就容易犯做作的毛病,人人耍狠摆pose,反倒不如放下身段,拍个—

    “呖咕呖咕新年财”这样的喜剧出来的效果好。

    “大块头有大智慧”:从创意上看时是非常有潜力的,但非要牵强的跟禅悟扯上关系,后半部简直没法看。

    “PTU”, 也是相当爱耍酷的片子,但是实在是耍得比较成功,于是真的很酷,属于我喜欢的片子:)

    “大事件”,故事和人物都不错,就是中间节奏坏掉了,从开头一直保持的紧张感在影片中部突然莫明其妙的松懈掉了,很可惜,到了结尾20分钟才又拾起来。但是里面还是有几个很令人难忘的地方,比如陈慧琳饰演的那个女警,一直觉得她冷酷无情,可是到最后歹徒的枪指着她的头时,她无愧于自己那种职业冷血的镇静而拒绝投降,又有一种略微出神的落寞,的确是相当有力地撞了一下我的心神:)

    “暗战”1和2。很不错的片子,虽然并非没有缺点。而且我觉得是暗战开创了一种双雄对峙的结构模式,在当时就有一批片子跟风,沉寂下去后终于又在03年以“无间道”的面目再度出现,带动了又一批跟随者。所有这些电影,我都叫它们“暗战”。

    “审死官”,很好看的喜剧,周星星和梅艳芳主演。个方面表现都不错。

     --看到这些片子都是他老人家拍出来的,的确有些惊人。其实他还有”瘦身男女“,”东方三侠“等许多几乎人人看过的作品,说“几乎”:是因为我没看过,所以就不妄加评论了。此外他还是83版射雕导演组的成员。老杜是很商业性的导演。这个论断很多人会有误解。那么我来多说两句:能拍好商业片,就比大部分拍“艺术片”的导演强不知多少倍了,而不是相反。

     最后终于说到“枪火” :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经典之作。当得知“放逐”是“枪火的“续集”,我当然马上找来看!

     首先强烈鄙视和抗议广电局乱改香港电影,这部片子的开头的结尾有两个愚蠢到家的字幕就是他们的手笔。彻底把故事扭得面目全非。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原版的。

     抛开开头和结尾来看“放逐” 。闪光点,一如既往,是老杜的场面调度。看老杜的枪战群戏的确是一种享受,完全和别人不同,他从容,暴力,优美,洒脱,而且非常有章法,还溶入戏剧情景。从开始时在张家辉家里的“以枪声问候”,到圣诞餐厅里的多方汇聚;再到非法医生家里的变起迭顷,节奏有如起伏跌宕的乐章,静时若处子,动时如脱兔。但是,老杜怕是有点自恋过头,这一招在影片中反复玩了又玩,以至于后来某一场相当壮观的枪战戏时我都开始走神了。

     演员都是最棒的:吴镇宇,黄秋生,张家辉。。。事实上,跟“枪火” 的阵容相比,只少了吕颂贤。可惜啊,听说阵容和“枪火”几乎一样时,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吕颂贤,他在枪火里是唯一不扮酷的人:别人都拿着架子,只有他见了人就友善的打招呼,别人给张冷脸,他自己笑笑也不在意;老大的年轻妻子总是勾引老大的手下,吴镇宇就知道利害,早早躲开不干,可吕颂贤就是个正常的年轻人,无可躲避的坠入情网。可是也因为这样,当老大要大家杀了他时,那些兄弟们才不肯下手的吧!吕颂贤是被低估的好演员,完全把这个角色的光彩在不经意间发挥出来,十分跳脱!

    “枪火”里另一个表现极好的人是吴镇宇,他的境遇比较好,没被埋没。都说梁朝伟是得奖专业户,那年的金马奖,吴镇宇却击败大热门梁朝伟(<<花样年华>>)而夺得金马影帝。“枪火”里主演5人,戏份平均,金马奖评委给吴镇宇的评语是:“虽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让他一下就跳出来。”

     这次在“放逐”里增加了张家辉。早年在“天下无敌-胜者为王”里看到张家辉时就“惊艳”,--和别的人一起待在一个镜头里,并没占据最有利位置,这个长相最矬的人,竟然当时就令我觉得他前途无量。后来证明我眼力还是比较准滴:) 这次张家辉在“放逐”中表现尚可,表演比较干净,但没什么可圈点之处。其他的诸人:从吴镇宇到黄秋生,都还带着他们本身特有的魅力,但也都特爱摆pose, 扮酷过头,是个C+到B-的位置。

     女主角演员好有来头:何超仪,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女,竟成为演员方面最大的惊喜!身穿邋遢的主妇蓬裙,怀抱婴儿身处陋室,仍然可以看出那张脸庞隐藏的美丽--不是一览无余的那种美,而是让人联想起凯特-布兰切特的那种回味良久的美。看来混血儿就是不一样:P 演技也出乎意料的好,当然,初次触电的人能有此表现,应当是导演老杜的功劳吧。

     说了这么多都是说场面和演员,因为场面和演员是“放逐”最大的优点。说到故事,和“枪火”非常雷同,而完全没有” 枪火“的简洁;而且情节多有破绽和牵强之处,还有很多一厢情愿的天真。说到人物,失去了“枪火”的自然,利落,有力,时时让我有“浪费了好演员”之叹。

     我想大概老杜和我一样,太爱“枪火”了,忍不住自己拍了个remake, 向早年自己的得意之作脱帽致敬。唉,致敬这种事,还是留给别人来做比较好。

     短评

    最喜欢任出现的那个段落,神来之笔

    6分钟前
    • 思郁
    • 还行

    精彩纷呈、痛快淋漓。

    10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枪火是A面,放逐是B面,甚至是续集。所以一些与前者相似的看点如开枪时的光与雾、舞台剧般的站位不再重要。放逐淡化了技巧和幽默感,表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兄弟情义,发小长大后继续做兄弟在现实中并不易。此外借用莫利康内的音乐,塑造了一种莫式西部片黑帮片的氛围。不论是否成功,放逐是对枪火的超越

    13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有那么一点西部片的味道。

    17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杜琪峰一个人就可以把其它香港黑帮片导演都放逐掉了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充满了他娘的哲学沉思,别扯鸡巴淡说是老杜重复自我了吧,人家明显是在自我突破。

    21分钟前
    • Bigteeth
    • 力荐

    全澳门有数不清的杀手,却只有一个妓女,一个黑道医生,两个片儿警,没有任何路人。

    23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力荐

    “一吨梦有多少。一吨爱有多少。不对,爱怎么可以用重量来衡量呢。一吨辛苦有多少。一吨辛苦,你说重不重?”“金子怎么办?”“无所谓,江湖再见。”

    24分钟前
    • 豆友1969662
    • 推荐

    已有《枪火》,何需《放逐》?

    2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冲动的想打五星,不比《枪火》差!24K纯味儿不掺和任何杂质的杜琪峰电影,够地道!镜头、构图、站位都太考究有辨识度,尤其首中尾三场室内枪战戏的调度,着实看嗨了。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杜Sir诠释出的有血有肉的兄弟情也不比吴宇森那几部差。同富贵,共患难,兄弟二字,不就是义薄云天,肝胆相照嘛!

    30分钟前
    • 发条橙
    • 推荐

    【A+】谁说这是杜琪峰的“自我重复”“自我致敬”?这分明就是杜琪峰在电影美学上的自我超越!尤其是在多人枪战的场面调度和影像呈现上,杜琪峰的水准已经“玄妙入神”。全片五场枪战,在剪辑、摄影、场面调度都做到了极高的水准,但最令我叹服的,还是其影像上所营造的“空间感”。多机位摄影和角色站位首先是杜琪峰营造空间感最常用的手段,在《枪火》里他就已经将这一理念发扬光大。而《放·逐》做的比《枪火》更好的一点,就是角色与环境的互动。无论是第一场三人枪战中的客厅,第二场刺杀中的圆顶餐厅,还是第三场的诊所枪战,杜琪峰总是擅长于设计各种特殊的闭合空间结构,并利用这个环境内的一切要素(木板门,帘幕,易拉罐等),来实现角色与空间的互动最大化。这种诗意浪漫的影像空间和精神内核,算是被杜琪峰拍到头了吧。

    32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娘滴,怎么会好看到这地步?幸亏看的港版。杜琪峰这个半仙,或许矫情,但是上我的道。餐厅,黑市医生家,旅店。

    3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杜琪峰所有电影里最舞台剧的一部。男人,义气,耍酷。杀手其实是很寂寞的职业啊...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调调挺好的,故事情节仍然很一般

    42分钟前
    • 莫沂
    • 还行

    杀手的一生都在跑路,没有家,出门就要靠运气,兄弟就是一切,为兄弟而活,为兄弟而死;而女人,总是最终的受益者。每一场枪战、每一次气氛的摆弄、每一个动态瞬间、每一首配乐,都令人痛快豪爽、荡气回肠。老杜的摄影、场面调度和人物性格塑造都是同类导演中的绞绞者。当然,还别忘了那个经典的站位。

    43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我想,所谓兄弟情义,最壮烈也无非如是,如昙花般绚丽绽放,然后放逐天涯。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MOMA香港电影周开幕片,这个逼装得我给满分!大银幕看太酷爽了。拿腔拿调有板有眼,四个风衣墨镜男全程耍帅摆POSE,若干场室内枪战血雾弥漫布幔翻飞,兄弟情主题,铿锵配乐,暗调摄影,西部片桥段和调调,再来点杜式小幽默,一切都出挑得恰到好处。这才是银河映像啊!目测是被大陆同化前最后一部了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精彩到每一场戏都可以拿来反复咀嚼品评。

    5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看的粤语完全版,剧本太弱。老杜做作得有点太过了。黑超定格Pose都用滥了。枪和血都好假啊。几个演技派表现都很平庸,最突出的就是吴镇宇的演技在成名后陷入了程式化。张耀扬也没了锐气。张家辉则一如他这么多年的半红不黑,彻底没戏了。

    5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较差

    还成,就是几个人的站位好像中国早期摇滚歌手拍封面的站位。

    59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