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逝者

    逝者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其它2019

    主演:Vikrant Massey |,Shweta Tripathi,Nandu Madhav,康柯纳·森·沙尔玛 

    导演:阿拉蒂·卡达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中字

      剧场版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FINAL

    • HD

      小王子(1974)

    • HD中字

      混沌行走

    • HD中字

      戴夫号飞船

    • HD中字

      古墓迷途2

    • HD

      星际之门

    • HD

      月球2023

     剧照

    逝者 剧照 NO.1逝者 剧照 NO.2逝者 剧照 NO.3逝者 剧照 NO.4逝者 剧照 NO.5逝者 剧照 NO.6逝者 剧照 NO.16逝者 剧照 NO.17逝者 剧照 NO.18逝者 剧照 NO.19逝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普拉萨莎(Prahastha)是一名印度罗刹。在现代社会,他也是一名孤独的宇航员。他为一家从事死亡后过渡服务的公司工作,为死者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重生。每天早上,他的飞船靠近地球,迎接刚刚去世的人类。 在普拉萨莎一个人工作了近75年后,现在,年轻、受欢迎的宇航员尤维什卡(Yuvishka)经过尖端技术培训,即将作为他的助手加入太空船。  软科幻+印度神话的温暖治愈系故事。

     长篇影评

     1 ) 沉重的尸身

    一、

    我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怕死。自顾才薄福浅,死的时候估计说不出“我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之类的话,不会在放荡的激情里狂欢而死,也不会感到自己做完了所有该做的事儿而死得很值。

    我怕得有理。

    既然如此,我的葬礼和追悼仪式理应简单为好。听说现在清明节烧祭的物事,从纸糊的房车别墅,到纸糊的二奶三奶,参差多态,这当然不适合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死后把我的骨灰倒进抽水马桶冲下去。这样,虽然做不成不知“悦生恶死”的“古之真人”,多少也能算是“翛然而往,安时处顺”了。就在我自我感觉良好之时,囧然发现有一位前辈文怀沙爷爷其实早已阐述过这种“便所葬仪”,并论述了其科学价值和诗学价值。他说:“骨灰与粪便合成有机肥料,可以肥田美地。对着大地上长得肥硕的高粱或玉米鞠躬就是了,那就是我。”

    这样一看,我的想法又多少有些装逼。虽然我死时不可能像文爷爷那样留下几亿字的作品,和伟大的正清和33字真言,但也不至于让朋友们像对待仇人一样带着邪恶的微笑葬我于屎尿之中。我虽死去,虽是贱命一条,但贱命也至少还是有那么点尊严的吧?


    二、

    我们的古人自然深入地探讨过死和葬的问题。认为丧礼应大操大办者有之,认为居丧应满三年者有之,认为丧妻鼓盆而歌即可者亦有之。不管你想怎么死怎么葬,几乎都能找到理论支撑。可是自孔孟老庄之后,中国人就不怎么关心死了,而是关心怎么活着的问题。即使说到死,也不会双眉紧锁地苦苦琢磨“生存还是死亡”、“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倍儿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等等,那难免会显得太矫情。可是,因为这个,有些西方人觉得我们在智力及其他东西上落后了。

    现代中国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信徒,相信有些人的死是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条件。我们父辈的年代曾出现打死人的事件,最高领导人批示道:“打就打嘛,好人打好人误会,不打不相识;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好人光荣。”在我们的年代,有好些外省人徘徊在贫困和恶疾的边缘,我们管不了;像日本美国这样的国家,和其他一些拥有可利用资源的小国,它们的人民的死亡就更是我们不关心的。

    余世存先生说,“我们的文明对人的要求是很低的,一个人能活着就成了。也就是说,生存权就是人权,人有个性命就不错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性命是何等高明的事,从古至今,生生不已,生生为天地之大德,你活着就是俺给你的恩典。”中国人的生命尊严,已经让我们或比我们更高贵的人们顾之不暇,死的尊严就更不该让我们或者贵人们再劳神了。活着本身,已经近似于一种很好的美德,值得写一些文艺作品去歌颂了。难怪,那些几千年来一直对死亡双眉紧锁琢磨着的洋人们,总是和咱们谈不到一块去。


    三、

    尸体并不沉重,据说比人在世时要轻上21克。然而,当两个笨手笨脚的工作人员想要把父亲的尸体轻松地丢进棺木时,小林还是忍不住喝止他们。

    日本人小林的职业逼着他对动物和人的尸体进行思考。虽然一只剖开的鸡曾让小林的胃猛烈痉挛,虽然还没有捱到放生就已死去的章鱼让人惋惜,但在大口大口享用炸鸡腿的快感中他克服了对动物尸体的过度思考。“死亡不是新鲜事,而活着也不新鲜。”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类的生命,首先就踩在无数动物的尸身之上,这是自然的法则,虽然这食物也许“好吃得让人为难”。

    死人似乎和死去的动物没有区别,也是血肉一堆,也会发臭腐烂,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知道他是否还经历些什么。死我们无法逃避,而无法逃避的也许未必是我们。想想伊壁鸠鲁的话:“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存在一天,死亡便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这是一则优雅的诡辩。我们害怕的,并非“死亡”这一概念,我们怕的就是终有一天我们会不再存在。可是,说不定呢,我们在死后仍会以某种方式存在着。一个人死了,既然无法将他所历所感再次传达给我们,我们既无法确定是否它仍然存在着,思索着,感受着,我们唯一确定的,只是无法再知道它在精神上还遭遇什么这一现实,因此一口咬定他的精神已经开始了另一旅途又何尝不可?有限,胆小,自大,又总是贪心不足的人类,总是巴望死并非终结,死了都要爱,死了还要“在”。Coldplay说:“Those who are dead, are not dead, they are just living in my head.”庄子说:“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圣经》说:“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

    人怎么能因为死去了就不在了呢?那样我们还怎么写歌,怎么歌颂自然,怎么礼赞神明呢?


    四、

    死,即使意味着肉体的终焉,灵魂,或者别的什么,却可能被带走了。入殓师就成了完成这个神圣交接的送别之人。于是,小林的职业也具有了美德,值得做一些文艺作品来称赞了。

    小林为死人进行的最后服务,汉语叫“入殓”,而日语说得直白一点,叫做“纳棺”。片中的社长取其罗马字拼写的开头,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NK Agent。而片名就说得更温雅拂柔一些,叫おくりびと,执行运送的人,或送别之人。电影亲切地称呼遗体化妆师们,也许只是因为在日本他们并不受到尊敬,甚至属于边缘人。记得我的日语老师说过他在日本见到许多中国人做日本人不愿意做的行业,因为这样的职业常常不需要什么技能又有不错的薪水,抬尸体就是其中之一。颇为迷信的日本人,认为死人是带来晦气的,电影也并不讳言这一点。

    然而,最好的日本电影却总是有关死亡的。七武士,讲述武者如何赴死。切腹,讲述如何捍卫死的尊严。怪谈,讲述生者和死者如何在一起生活。雨月物语,讲述死者如何惩罚生者。楢山节考,讲述如何维护死的神圣。东京物语,讲述现代都市里的生与死。在这些伟大的胶片中,死亡,是一个隐身的主角。

    《入殓师》承递着对死亡的思考,但它不太像是我的菜。像著名的茶道和插花一样,入殓成了一个展现“日本性”的表演艺术。展现古老的仪式,旁人的歧视,亲人的不理解,再适当利用生与死的大话题制造一些催泪的画面和禅意的思考,这些内容在电影开始的时候我基本上就能猜的到。就像《三丁目的夕阳》一样,这样的电影题材平实而独到,也能深深感人,但剧情上找不到亮点和新意,男女“优”们依然是动漫式演法,澡堂老板娘的丈夫表情凝重地说出“死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有点装模作样。

    入殓师的话题是一个好题材。面对一个好题材,我自然希望看到多一点的什么。有很多主题并不发人深省,甚至可以说主题非常无聊的电影,因为编剧和导演的出色成了经典。而另外一些并没有很多过人之处的电影仅因为题材就可以赢得大赏。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前者。今年奥斯卡最热的《贫民富翁》,还有这部《入殓师》,却都多少有些像后者。

    《入殓师》并非多么有深度的电影。不要说日本继承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中国孝道,不要说日本的神道教传统相信大自然万物有灵,不要说热爱樱花短暂之美的岛国人民就是对死亡有特殊的情愫,不要说日本人都相信“死作为生的一部分而永存”,其实,它只是在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语气告诉西方观众:我们是一样的。不管文化如何不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都关心人的死,我们也如此关心人的生。

    而太多太多的中国电影依然在对着西方拼命摇头:不,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文化这么复杂,是你们很难了解的。我们对人是有不同看法的。我们同意用许多人的死去换取几个人或一个帝国的生。我们的一切都是有“中国特色”的。

    但据说,“中国特色”这个词是日本人提出来的。西乡隆盛说:“自孔子之后,历八十余世而不进步,乃中国特色也。”

     2 ) 《入殓师》: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

    实话实说,如果不是《入殓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打死我也不会去看日本电影的。对于日本电影还停留在很早以前在佳片有约上看的《命》,那也是一个让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日本电影。其实和我一样抱有相同看法的人确实很多,在3月19日之前,网上根本找不到这片子的完整片源,也就是最近几天,才在电驴和BT上出现DVDrip格式的下载,随之我家附近的小店里也能买到该片D5的碟片了。 人们对死亡一直是讳莫极深的,尤其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一直是很消极的,当然像入殓师这样一个为死人服务的职业也一直是被人们所唾弃的。我想起一个初中同学,曾经他就是在火葬场工作的,当时很多同学家长都以他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接触影片之前,我先接触到了这片子的原声CD,刚开始我不得不借着片子的原声在脑子里构思情节,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当影片画面和配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久石让的配乐是那么的好!这也就是吸引我看这片子的另一个诱因,不得不承认久石让作为现在少见的New-Age配乐大师,配得电影音乐毫不逊色于欧美大牌配乐大师,甚至可以说久石让的配乐让《入殓师》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因此我将以久石让的配乐作为主线,以音乐作为切入点,浅析日本作曲家久石让在电影《入殓师》中的配乐艺术。

    简单质朴的情节,旋律如歌的音乐构成了电影《入殓师》的整体基调,因此久石让对于电影中配乐的把握也是很有分寸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本是大提琴师,因此久石让就以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并通过简单的弦乐五重奏的方式演绎了电影《入殓师》中的主题段落。  久石让的配乐和欧美的一些配乐大师是不同的,欧美的配乐大师一般比较偏爱音画同步似的“对位”关系,他们追求的是音乐“似有似无”,将音乐置于“背景”上的位置,着力让音乐来渲染环境,音乐甚至和音效等同。而久石让的配乐是不同的,他配的音乐多数是与画面平行关系的,看不出明显的音画同步的感觉,但事实上此时的音乐却在着力刻画着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电影看上去节奏缓慢,但是却很引人入胜的关键所在——音乐成为了片子里的另一个主角!将音乐参与叙事,这是久石让配乐的高明之处,从《菊次郎的夏天》再到为奥斯卡获奖的动画长片《千与千寻》所作的配乐,无不渗透着这样的思想。而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很多欧美的“另类”配乐大师,比如John Barry和Ennio Morricone,他们的配乐就很少音画同步,而更多的是用音乐参与叙事,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心理,感染观众的听觉,用听觉唤醒观众内心的共鸣。  《入殓师》中有一个让大家记忆很深的段落,小林第一次参与入殓仪式以后,夜不能寐,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自己早逝的母亲,想到了抛弃家庭和情妇私奔的父亲……此时,随着小林的独白,镜头以第一视角垂直扫过了母亲的遗像和一些家什,并最终落在了小林拿出的大提琴盒上。随后我们听到了由男主角的扮演着本木雅弘亲自演奏的入殓师的主题,此时镜头的处理非常巧妙,以一个平行移位的方式由现在联想到了小林小时候,与此同时配乐在大提琴干涩的音响上,加入了钢琴和其他弦乐,凸显了温暖的爱的气息。这段配乐在影片原声CD里叫《On the record》,在其后的情节中,我们从小林的妻子的口中知道这支曲子是父亲最爱听的。其实我个人认为导演将这支曲子作为影片的主题是很明智的,虽然我们听到小林独白中对父亲抛弃家庭与情妇私奔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是音乐却在温暖的旋律基调上演化着,这是否也就为片子最后小林原谅父亲埋下伏笔了呢?这首曲子最完整的出现则是在影片的最后,在原声CD里的名字改为了《Memory》(关于此段配乐,后面详说)。  影片的配乐有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主题,在原声配乐里出现两次,名字是《Beautiful Dead》,小林参与的前几次入殓仪式都有这首配乐的加入。配乐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佐佐木扮演的老入殓师为一个年轻母亲做入殓仪式的情节中,当失去爱人的大男人突然扑在死去的妻子的棺材上失声痛哭的那一瞬间这首配乐达到高潮。配乐以大提琴和其他弦乐组成的五重奏组开始配乐的主题,凄婉而哀伤,深入细致的描绘着死者家属观看小林做入殓仪式时的复杂心境,让观众感同身受,配乐里的高潮段落使用小提琴升入主旋律,从小二度上的主题逐步提升,以大跨度而舒缓的配乐描绘着那个大男人最终被小林和佐佐木扮演的老师傅的入殓师所感染,并失声痛哭在妻子棺材前的那种五味杂陈。音乐此时早已概括化了!这段配乐第二次出现则是小林为澡堂老板娘做入殓仪式中出现,主奏乐器从大提琴变为了单簧管。钢琴上的一个富于试探性的动机引入了小林给澡堂老板娘做入殓仪式时的心理感受,随后弦乐和单簧管进入,竖琴华丽的拨奏似乎描绘了澡堂老板娘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这次出现少了几分悲凉,却多了几分憧憬和希望,音乐终结在小林的妻子终于原谅丈夫时的那浅浅的一笑……  影片中另一个闪烁着熠熠光辉的配乐段落,就在所有人都津津乐道的“田垄拉琴”那场戏中。这个配乐段落其实是从圣诞夜小林在NK公司吃鸡腿拉琴开始的,小林首先拉奏的是古诺和圣桑的《圣母颂》随着画面的调转,我们看到了大量剪辑的小林为死者做入殓仪式,看到了小林忙碌的身影,而音乐也从《圣母颂》自然而流畅的变为了入殓师的主题,这段配乐在原声CD里的名字是《Ave Maria-Okuribito》。在这里其实导演也通过音乐传达出了随着小林工作的深入,他也渐减在内心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了生命的真谛。这段配乐是完整而一气呵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段配乐非常好,配乐开始于一部伟大的古典作品,可以说入殓师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圣母颂》的某些音乐元素,久石让简单而顺畅的处理这段配乐,不是生硬的将两个主题拼接在一起,当圣母颂的音乐和入殓师的主题平滑的过渡到一起的时候,音乐由C大调流畅的过渡为了G大调的入殓师的主题,音乐一下变得明朗而开阔起来,此时弦乐适时的加入。由弦乐齐奏开始的入殓师的主题透着一股生命的气息,活泼而富于希望,尤其是画面中美丽的白天鹅和春天的那一抹新绿。虽然片子描绘的是入殓的情节,可是却没有了一点悲伤的气氛,此时影片的叙事完全由音乐做主。当这段配乐中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加入时,我们看到了小林卖力的工作,不得不一边开车一边吃寿司,这段配乐最终结尾在小林忙完一天的工作出现在家门口发现妻子已经回来的时候…… 影片中最让人潸然泪下的情节无疑是出现在影片最后,小林为父亲做入殓仪式的场景中。随着父亲手中小石子的突然掉落,片子最感人的主题《Memory》悄然响起……这段场景没有一句台词,一切全都靠音乐来描述,此时导演将小林对父亲的回忆与此时小林为父亲做入殓仪式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我们看到了那张失焦的父亲的脸逐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这段配乐和入殓师的主题是完全一样,可是却充满了脉脉温情,父子亲情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中蔓延着。当我看到这段情节时早已泪眼婆娑,不仅感动于父亲始终未泯的对家庭的歉疚,更感动于影片中音乐主题的呼应。这段相似的配乐主题在片子里的几次出现其实都在暗示着小林最终一定要为父亲做入殓仪式的,很多人说结尾没有新意,其实这才是最大的心意!这正是奥斯卡评委最最最看重的一点:人性的回归!这一点无论是亚洲电影还是欧美电影都会有涉及,尤其是今年奥斯卡的几部获奖影片都是以人性的回归作为主题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性的回归恰恰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 回到配乐,这段配乐简单质朴,旋律如歌,大提琴和钢琴对话似乎是替代了小林和父亲的对话,虽然没有台词,却通过送石子这个情节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是否可以这样说,大提琴这里其实象征着父亲,而钢琴则象征着小林?这段音乐代替主人公之口,或者说超越了主人公当时的心境,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小林多么想与父亲见最后一面,多么想和父亲说说话啊,可是现实,可是隔膜最终让他只能看到父亲僵硬的身体,只能通过抚摸去表达了。此时音乐似乎是虚拟了父子对话,抑或是看到了父子之间本应有的正常关系。此时音乐将主人公的心境描摹的如此深入而透彻,细致而精雕细刻,纠结而毫不做作。这样的配乐我只在《1900》里听到过那首著名的《Playing Love》,现在可以说我也爱上了这首配乐,它是那样的沁人心脾,以至于我不得不听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久石让为《入殓师》所作的配乐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小林澡堂里洗澡的情节里戏谑的配乐,比如小林参与入殓模特的情节中诙谐幽默的音乐,比如小林第一次到NK公司报到时的情节中,有些试探又有些兴奋的主题,所有的音乐都非常有特色的渲染着气氛,烘托着主人公的情感。尤其是片尾字幕的时候,导演为我们展示了一次完整的入殓仪式过程,此时的音乐跳跃而快乐,丝毫没有一点死亡带给人的黑暗和悲凉,似乎暗示小林最终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同时在家庭上喜得贵子等等,而这一切都在这段旋律轻的《Ending》里…… 《入殓师》的情节和构架也许是简单的,传递的主题也许是浅显的,配乐也许是朴素的;可是影片的镜头设计却是独到的,剪辑和构思却是精巧的,久石让的配乐却是细腻而精深的,影片所探讨的人生哲理却是深沉而乐观向上。可以说,我喜欢这部片子不仅仅是因为久石让的配乐,更多的是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生与死的哲理!

     3 ) 没有终站,怎是旅程

    去到机场的次数多了,于是就好像有了理由,面对着到港班机处翘首期望的,或是离港班机处依依不舍的人群,有了习惯性的预期。

    经常有人将此生比做旅程,只不过,这一趟长途,开始不由我们决定,离开,虽然百般不愿,再多不舍,也不能硬生生的停留在终站,还是要走——甚至,连走得风光还是安静,祥和还是热闹,都要由旁人来定夺。

    我们赞美一切生命,所以每一次新的上路,总有人在旁边拍着自己的肩膀,笑中带着依恋,带着祝福送我们启程,大概都在期望一次新的经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连生命也不例外,分明以眼泪开启大门,旁的人却都在笑,至到了一切结束,却没有人愿意面对。是因为我们能够一次又一次的重头再来,而结束,只得一次么?所以“凤凰涅槃”便成为了结束的最高境界,皆因它通往重生。

    我们都会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又怎么知道生何所依?

    因为一生只有一次,所以才避之不及么,哪里要花什么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样的最后一站呢?像是地铁的终点,大部分人恐怕都未曾去过,对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地图上的一个点罢了。但是这样一个点,也要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享受自己所爱的人的亲吻,画上自己中意的妆容,梳理一丝丝的头发,安静的在三长两短中睡下才好的,才算走完这一趟长途——从起点就不得休息的灵魂,终于停靠。

    我笔下写起来这样轻松,难免有脱离残酷现实之感,连自己也必须承认,若是每夜睡在我身边的人是专门和尸体打交道的,说不毛骨悚然,简直是自欺欺人了。所以一向温柔可亲的妻子才会这样问小林君,

    “我到现在都没有反对过吧?你说不想拉大提琴时也是,说想回乡下时也是,我只是笑着跟着你而已。其实,我真的很难过,但是,因为你喜欢,所以,只有这次,求求你,听我的吧。”

    面对妻子隐忍而又坚定的责问,小林君怔怔的拒绝了。至此,电影前半部分伴君走天涯的妻子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一下子荡到谷底——不是我不能理解她对丈夫职业的反感,不,并不是因为这种情理之中的排斥而讨厌这样的责问,只是一下子想到通选社会学课上,老师所说的,永远不要为了你的爱人牺牲,除非能够做到永远不提及,不然两个人日后必定要为此付出代价,尤其是发生争执时,准会以“我之前为了你怎样怎样”而来要挟对方。

    这样说似乎有些过分地直接了,然而以爱之名,我们套在彼此身上的枷锁,还少吗?

    得不到答案的妻子回了娘家,一个人住在母亲留下的屋子里,做着入殓师的小林君全副身心都投入工作中,也没有好好的做饭,也没有收拾过几次屋子,仅有的休闲是在雪山背景蓝天帷幔中,坐在道路旁的山丘上拨弄他孩提时代的大提琴,伴着逐渐融化的河水,远方归家的大雁,演奏“念天地之悠悠”的婉转悠扬,虽然独自一人,却并无“怆然涕下”的孤寂。

    或许因为他懂得了,无论我们信仰什么,基督的上帝,伊斯兰的真主,佛家的释迦牟尼,抑或我们只相信自己,终究,却难逃这一场离别,一场会发生在陌生人身上,也会发生在好友身上的离别。

    空阔的白板上简简单单的“山下家”三个字,黑白分明的确认了那位勤劳到最后一刻的母亲的离去,此刻她躺在花团锦簇的棺木里,系着衬她的黄艳艳的颈巾,被推进黑洞洞的火化炉内。山下君听着那位五十年间都去母亲店内泡汤的长者诉说着,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走向下一程的时候,才恍然间知道,原来在小林君,社长,和上村小姐围坐着分享一盆香喷喷的炸鸡时,母亲也有庆祝那个神圣的日子,用一块小小的蛋糕——这便是她心中圣诞节的气味了。

    山下君哭泣着,道声声对不起的时候,我自问,我们一生中,究竟需要多少爱,才够用,又究竟缺少多少爱,要补足。

    像那位三十年来未曾联络过的父亲,漫天落英缤纷中第一次接到他的讯息,竟然是死讯。面对着那苍老的曲线,小林君喃喃自问,他这一生,算得了什么呢?

    一箱不值钱的遗物,一对遗下的母子,一次不成功的婚外情,一份普通的工作,一间家徒四壁,一场空——直到扳开那双僵硬的手,遗漏了自己六岁的心意,才记起——一张微笑看着自己的脸,一双监督自己拉大提琴的眼,一对提着年幼的自己去泡汤的双臂,一张带着温度,交给自己沉甸甸心事的手,也唯有用自己的一双手,像是要耗尽三十年的爱与恨,思念与埋怨,将他的容颜细细描绘——那记忆中一直模糊的面孔,方才有了棱角,曾经不愿忆起,大概是唯恐记得便会提醒自己失去过什么吧。

    带着冷静,准确,以及温柔的情怀,小林君送父亲到了另一个世界。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ps.一直看到最后连工作人员以及鸣谢字幕都落光,尽管是日文写成,却也能够轻易靠汉字分辨出“方言指导”几个字。不谙日语的我,其实只能靠字幕来领会人物的对话,完全听不出什么方言,但是看到这样的一份严谨,还是肃然起敬起来。

     4 ) 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星期天的晚上犯了糊涂,把星期天当成了星期六过,半夜十一点翻出《入殓师》来看,结果看到一点多,两只眼睛肿得像桃一样的去睡觉。两年前的春节,我的父亲去世,早上醒来的时候,母亲从医院打电话过来,说父亲不行了,让我赶紧过去,把平素里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帽都带去,我迷迷糊糊的按照母亲交代的跑到柜子里翻找,这样的事情,在父亲生命里的最后三年不知发生过一次,于是这让我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也许——还不是这一次。 但是,就是这一次了,该结束的终究要结束,我跑到医院,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明晃晃的屋子里面,他们在走来走去,我有点发懵,记不住他们的面孔,但是我知道,悲伤的只有我母亲一个人。我长这么大来,从没办过丧事,母亲也并没有经验,于是我莫名其妙的被什么人领到楼下的寿装店里去买给死者身上盖的单子,还有嘴里含的铜钱,脚上垫着的脚垫,寿装店里的灯光昏暗,几根人在打麻将,一个人叼着烟,找出个绣得非常粗糙俗气的缎子被单来,还有其他的东西,说,八百块。我很吃惊,但是想到在楼上等着的母亲,我说,四百块,那个人很不高兴,说这种事还能讲价啊?我说那就不要了,我本来就觉得我爸爸不该盖这种东西。他一听,赶紧把那些东西一股脑的都塞给了我,抢过我手里的四百块钱。 我回到楼上,医院的医生跟母亲说,你们要尽快把人拉走,你们不能把他放在这里。母亲说,我儿子马上就赶来,我想让他在这里看到他父亲。后来哥哥来了,母亲抱着他哭,哥哥没哭,我们忙着联系殡仪馆之类的事,我只是看着哥哥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的躲在窗户边抹了眼泪。把父亲抬下去的时候,和殡仪馆跟着过来的某个人叫我和哥哥对着灵车磕头,我和哥哥都磕了,站起来,他们管我们要两百块钱,说是因为他指点了我们,要收开口费。给完了钱,我才开始稍微恢复了一点思考能力,突然意识到,在父亲病房里绕来绕去的陌生人,都是干这个的。他们像秃鹫一样,围在尸体旁,等着分食死者的尸体。趁失去亲人的家属悲伤之际,能多捞一点钱就多捞点,这种感觉,在送父亲去殡仪馆的路上更明显。殡仪馆的路旁,不断的有人跟着我们车一路走,一路说着各种套话,后来在殡仪馆,我们把父亲的遗体从一个地方送到另外的地方去入殓,灵车前也围了很多这样的人,嘴里念念有词,不给钱,他们就一直跟着不肯走,司机跟哥哥说,你要每人给他们个十块二十的就行了,哥哥终究没给。母亲说,那一刻,感觉就像那些人好像地狱里的恶鬼一样围上来。 但这只是殡仪馆外面的人,其实殡仪馆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父亲遗体告别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进来一个穿着制服的军乐队,上来就要演奏,哥哥想起来,就突然问他,你这个是另收费的吗?领头的那个女人,含含糊糊的回答,诸如哪家遗体告别不需要爱乐之类的话。哥哥又问,我们是要放磁带,你们是另收费的吗?问了三四遍,才知道,另加2千块钱。哥哥强忍着怒气把他们轰走了,走的时候,那女的用故意的谁都可以听得见的声音说,付不起就说付不起…… 说了这么多和电影不相关的话,但是我想,曾经失去过至亲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看懂了《入殓师》这部电影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 性格懦弱,总是怯生生的小林君,在走进死者的家中的时候,也是被人指责为“赚死人钱的。”但当他的手温柔的握着死者的双手,抚摸过他们的脸颊,额头,为他们擦拭身体,为老奶奶穿上丝袜,为儿子梳好头发,为妻子点上口红的时候,失去亲人的人们,知道他们把自己最爱的人托付给了值得信任的人。我的父亲卧病十七年,最后三年,他浑身插满管子躺在那里,被人们搬来搬去,翻来翻去,我一直很希望,人们可以对待他温柔一点,但你知道你无能为力,你不是医生不是护士,不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家,你不能挑人家的不是,这个世界上,粗暴是大多数普通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被粗暴的对待,然后又粗暴的对待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循环,大多数人内心已经麻木,浑然无觉。所以,在一个连活人都不能被温柔对待的世界里,就更别说对死者的尊重了。 是因为这样,佐佐木先生才一眼看到了小林君内心里的温柔的吧。他像一个孩子一样的软弱,没有竞争能力,却善良,温柔的可以平等对待每一个死者,不管他们是怎样的死法。内心里还有这样温柔的人,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是多么难得的珍宝啊。看电影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想,如果是我的父亲,要是也能让小林君来帮助,温柔的握着他的手,走完最后的路,那该有多好。《入殓师》的英文海报上,有一句话写到——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而我关于我父亲的最后的记忆,是充斥了那许多粗暴贪婪的嘴脸的记忆,太不美好了,所以很少回忆。能遇到小林君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啊。它照亮了生者的回忆,的确是上天的礼物。作为一个内心深处的自毁者,我活在一个人人互相粗暴相待的世界中,我从来不曾奢求我自己可以死得其所,我可以对自己很无情,可是在我不曾被温柔对待过的此生里,仍然有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长在我爱的人的身体里。我深爱过的人,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的对待,哪怕是在你们离去的时候,能够有一双手,温柔相握。 小林君,谢谢你曾经这样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可以用自己的温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我知道这个世界,是那些粗暴,强壮而冷酷的人们的,他们崇尚无情,以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少受痛苦。但是,当我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在深深深深的地方,温柔还在,我还可以,用我自己温柔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那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好得就像,在尘埃里静静绽放的一朵花一样。

    本文收录于

     5 ) 河豚鱼白




    希区柯克对后辈导演们开示说:让观众知道接下来你想做什么,但让他们担忧你要怎么才能办到。《入殓师》的剧情没有意外,中规中矩,观众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然而还是动人。小林大悟从不情愿的入行到认同并热爱入殓师身份,以及周围的人逐渐了解入殓工作及其价值,这些故事都是线性推进的,然而该片的导演用丝丝入扣的配乐、恰到好处的细节和朴素的哲理渗透为观众解除了担忧,把一个老套的故事讲得情味盎然,让自负聪明的观众深深入戏、且笑且泪。希大师可以给滝田洋二郎批个优。

    音乐

    《入殓师》中久石让沉厚庄严的大提琴,可以媲美《卧虎藏龙》里谭盾紧张急骤的鼓点。不过,除了常规的营造气氛、渲染情绪,《入殓师》中的音乐还有叙事功能。因为主角是一个大提琴手,他的生活和音乐息息相关,即便后来转行也没有把提琴束之高阁,而是时不时还拉上一曲。刚开始的乐团演出,小林大悟在一众乐师之间拉大提琴,为一出交响乐贡献音符,他的琴声消弭在合奏中,扮演着音乐技工的角色。后来从事入殓工作,一番世事历练,万般感触到心头,何以解忧,唯有音乐,于是在乡间长堤上独奏,以自然为舞台,以天地为听众,雪山静默,天鹅高飞,境界超拔,此时的琴声不再是指挥示意后照着乐谱机械的应和,而是打上了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感宣泄。后来在圣诞夜,大悟为社长和同事演奏,他的琴声在融入了对生活、生命感受之后,变得很有感染力,打动了仅有的两位听众,此时他不再是个技工,而是真正的艺术家。小林大悟对音乐的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他逐渐坚强自信、成长成熟的过程,这里音乐是一种潜叙事,琴声如诉,说不尽的世事如烟。

    鱼白

    鱼白即雄性河豚鱼的精巢,又名西施乳,甘腻细嫩,味为海鲜之冠,以至民间有“不食鱼白,不知鱼味。食过鱼白,百鱼无味”的谚语。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尝过河豚之后,曾发出“值那一死”的赞叹。而佐佐木社长对鱼白的美味如此赞叹:好吃得让人为难。当时小林大悟打定主意要来辞职。还没说出口,社长请吃河豚鱼白,一番晤谈,大悟打消了念头。鱼白这种高级食材充当了社长大悟之间隐形谈判的筹码,功效巨大,犹如杀手锏。

    社长的居室摆满了盆栽植物,连饭桌上都放了一小钵开花的仙人掌。社长说只有植物不要靠吃别的生物为生,一个要靠死人维生经常接触尸体的人,对植物的清新素净自然很是喜欢,在植物的环绕中,尸体带来的不适会消散,这里植物相当于自然疗法的药物。然而人毕竟不能像植物一样无欲则刚,欣赏植物但自身不能变为植物,得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于是社长在小植物园里烹制鱼白,享受美味。社长说不想死就要吃,吃嘛就要吃得好。鱼白,象征了生之欢愉,享受鱼白就是善待生命。而给死人入殓,维护死者尊严,也是善待生命的方式之一。入殓工作收入丰厚,能给人善待自身的本钱,此其一,入殓善待了生命的遗蜕,安抚了亲人的痛苦,此其二,基于这两点,大悟一口鱼白下肚后,也把辞职的话咽了下去。

    影片还有很多涉及吃饭的镜头。如两次吃鸡的对比,第一次大悟刚刚着手新工作,第一次亲见尸体,看到妻子准备的鸡肉火锅,联想到尸体的惨状,大吐特吐。第二次圣诞夜,和社长、同事聚餐,大啖烤鸡,狼吞虎咽,大悟还问社长好吃吗,社长重复了吃鱼白时的台词:好吃得让人为难。此时大悟已经是思想彻底改造,业务精熟了。另外还有许多大悟一个人兴致勃勃的用餐、开车赶工作时大口吃快餐等镜头。包括鱼白之宴,这些吃饭的场景无非是在传达同一个生活理念: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好好享受生之欢愉。

    静美
        
    死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土葬、水葬、天葬、火葬,死后的身躯总要有个归宿,葬礼仪式的不同,体现了文化的分野。古波斯拜火教教义有云: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熊熊圣火,焚我残躯。这无疑是主张火葬的宗教,对待生死有一种慷慨悲歌的气度。西方有神父牧师包办生死事务,生则洗礼坚信,死则天堂地狱,最后还有末日审判,可谓是一条龙服务,有清晰、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大家耳熟能详,没有神秘感,其生死观似乎颇为制式。而中国,则明显的是乐生恶死,有人问孔子如何看待死亡,老人家回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还是专注解决活人的问题吧,把一个大问题轻巧的避开了,中国人提倡向死而生,连老了都要老当益壮,还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说到日本人的生死观,却是颇为奇特。

    1903年5月22日,17岁的日本东京帝大资优高材生藤村操来到日光华严瀑布,在一棵树上刻字曰:悠悠天壤,辽辽古今,五尺之躯想不透如此大哉问。贺瑞修之哲学,值多少权威?万有之真相,一言以蔽之,即----不可解。怀抱胸中之恨,烦闷,最后选择一死,既已站在岩上,胸中了无不安。始知----最大的悲观竟等于最大的乐观。----把这些天问刻完,他就跳瀑布自杀了。很多青年对藤村操“美丽的哲学的死”心向往之,纷纷效仿,一时华严瀑布成了自杀圣地,来了断生命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一波所谓的“明治自杀潮”。二战后的日本还发生了一波“作家自杀潮”,其中不乏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这样的大家。川端康成把死看作是一种极致的美,他十分欣赏自杀身亡的画家古贺香江的一句口头禅:“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对死,川端并非叶公好龙而是知行合一,最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含着煤气管自杀了。

    这就是日本人的死亡观:他们认为死是美的。为了追求死之美,居然不惜自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也透露出了对死亡的亲近之意。了解了日本人的死亡观,就不难理解影片中葬礼上的笑声。泰戈尔有诗云: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入殓是给死者做告别舞台的定妆,是一份创造死之静美的工作。作为入殓师的小林大悟其实仍是一个艺术家。

    其它

    影片除了表现人的生死,也表现了行业的兴亡,如乐团解散、澡堂关张、佐佐木的事业差点后继无人。从人生扩展到社会,从现实关照到历史变迁,全片是一阙宏大的死亡赋格曲。然而《入殓师》也高扬了生的欢愉,结尾大悟和怀孕的妻子和解,他们将一起呵护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影片也是一首生的赞美诗。



     6 ) 谜一样的民族,独特的死亡观

    这个世界上最擅长表现死亡之美的民族也许是大和民族。

    日本江户时代,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用7年的时间写成了一本叫 《叶隐闻书》的论语集,这本册子的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切腹、复仇和独特的死亡观念,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死亡之美的强烈崇拜。而后世证明,《叶隐闻书》所表现出的这种独特的死亡观恰恰就是所谓“武士道”的精髓所在。

    日本人这种对死亡审美的态度在中国人看来始终是难以理解的。

    旧时的中国人对死亡充满极度的恐惧,认为死亡是绝望的,充满无尽的苦痛,于是世俗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部分人安分守己,寄希望于尘世“积德”,以免死后去阴曹地府受苦。另一部分人则骄奢淫逸,极力填补自己无尽的欲望,甚至动用一切手段来延长自己的“阳寿”,最突出的范例就是那些寻求仙丹的古代帝王。而这种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们往往有着明显的阶层划分。但对死亡的终极恐惧则是两者共通的源头。

    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很难做出一个孰优孰劣的选择,因为我们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并不来源于我们文化本身中的独特之处,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只是我们文化中很难真正找出一种成分,它是能够帮助凡人克服这种恐惧之心的。但大和民族却找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就是“武士道”中独特的死亡观。

    一般来说,人类习惯逃避死亡,而武士道则是要直面死亡,要思考怎样去死,并且致力于实现死亡瞬间散发出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他们赞誉为所谓的“落花之美”。在美学上看待死亡,那些残忍血腥的死亡场面所带给人们的那种恐惧感会被最大限度地冲淡,并且升华成为一种极致之美。

    听起来似乎有些变态,但这确实是他们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核心部位。而日本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核心部位的守护和传承,其坚决程度是身为邻邦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来源于那个岛国的文化产品,能够非常充分的说明这一点。而电影作品则更是一种直观的表现。

    获得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是近期的热门话题,这部电影如今引起较大范围的关注,很大原因上是来源于它获得的奖项。不过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影片的死亡主题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个主题原本在日本电影中所沿袭的悠久传统。而在这个传统中,《入殓师》实际上还算不上其中一个尤其突出的代表。

    基于文章所探讨的主题,仅以“审美态度下的独特死亡观”这点来进行影片的分析和探讨,(篇幅有限,其他涵盖的意蕴暂不赘述)你会发现,《入殓师》没有更深入或更独特地展现出原本能够展现出的价值。(在技法运用的层面上也很平淡)而《入殓师》的胜利也不应归功于电影本身的胜利,也许更大程度是大和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胜利。而西方世界对这种谜一样的民族文化特质难以掩饰的痴迷使得这部原本略显平庸的作品被装点上炫目的光环。

    “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扇门,象征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入殓师》中的这段台词我们似曾相识,村上的小说中有很多段类似的独白,譬如:“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而《入》片中对“死”“生”相互转化,万物生生不息的朴素唯物主义生死观也在《红胡子》《楢山节考》等片中一脉相承。

    但这些并不是大和民族独特死亡观中最富有魅力的成分。

        

     7 ) 窥见人文关怀

    电影是别人推荐的,一直不敢看,感觉会很诡异,看完电影之后,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失意落魄的大提琴家和妻子一起回到孩时的家,阴差阳错进了婚丧公司的入殓师行业。和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的人一样,恐惧排斥,不理解也不情愿做,无奈生活窘迫,向高薪低了头。当看到社长为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们进行入殓前的清洗和化妆,脸上带着温柔亲切的笑容,手法轻柔又利落,像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表演,他被感动了。原来入殓师代表着对死者最后一次的敬意,也代表着对生命的敬意。

    当感知变得悲悯有灵性,琴声也会变得不一样。大提琴独特的悲凉与呜咽穿透河流山川到达了更远的地方。一声声是安抚是祝愿是祈祷,丝丝缕缕沁入大地。

    妻子对他有过误解,甚至觉得这个职业不体面,以后孩子也会因为父亲的职业遭到同学耻笑。直到镇上的邻居大婶过世,丈夫亲自为其清洗化妆,完成入殓的仪式,慢慢理解了丈夫,慢慢支持着丈夫。

    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幕是多年不见的父亲死了,男人慢慢地为父亲进行入殓仪式,脑海中父亲的模样渐渐清晰,隐忍着的泪水与大提琴的荒辽低沉交织在一起呜咽,男人拿起父亲手中握的鹅卵石放在妻子的小腹上让肚子里的小生命感知,窗外光影朦胧,日光缱绻,空气中流动着无言的感动。

    日本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全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多数,这样一部影片彰显了日本的一种人文关怀,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激。死前的道别就像一场仪式,纪念一生。原来不一定面对死亡,只能嚎啕大哭,还能这样轻柔慈悲,隐忍地落泪,微笑着祝福。

     8 ) 日本之心,世界共鸣

        现今电影里的死往往充满悲痛,本片将入殓工作艺术化,推崇一种安然赴死的观点,借此也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生死观的变化。———佐藤忠男(日本电影学者)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31224855/

      ■文艺补白

      最新文艺片推荐

      《入殓师》

      导演:泷田洋二郎

      主演:本木雅弘、广末凉子

      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入殓师》在日本产生了惊人的效应:殡仪业受到重视,《纳棺夫日记》脱销加印,松竹公司的股票顺势大涨。影片上映近半年后重回票房榜首,至今还位居排行榜前列。

    跟预想的高超水准相比,《入殓师》可说没有惊喜,但也没什么缺憾。全片浑圆工整,起落有致,忠实讲述了一个冷清行业和一名不断成长的入殓师。死亡给有些人带来深刻触动,影片可能会降低他们的情感阀值,令人笑中带泪。

    入殓师,可以理解为殡仪工作者。日本的入殓师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用酒精替遗体清洁、更衣、化妆、纳棺等。普通人对入殓师有着莫名的厌恶和秽忌,从笼统的“不干净”到内心的排斥与恐惧,其真实原因还是害怕死亡本身。《入殓师》里的大悟就有这些无奈遭遇,一开始自觉低贱遮遮掩掩,第一次工作当场呕吐,后面更有朋友歧视、妻子离家。他在种种不可能的情况中坚持了下来,借入殓之事消除了多年心结。

    在入殓师的精心处理下,遗体变得祥和自然,目睹最后容颜时亲人更能忆及美好,思念之情倍加。正如日常的化妆技巧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入殓师》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入殓过程的一举一动加以艺术化呈现。这样入殓师不再是份不需要情感的冰冷工作,入殓师与遗体之间建立了艺术处理的关系。《入殓师》设置大悟自幼练习大提琴,安排他在蓝天雪山下独奏,即是常见的主题升华,同时还对应大悟的“入殓艺术”,煽情之余进一步表现了入殓的正式与庄严。

    日本人的生死观里,生与死没有明显的界限。影片常在情节转折点安排与生死有关的动物:大悟失业,夫妻二人放生章鱼决定回老家;初次受挫时,他见到水中漂走的鱼尸。此外几次出现天鹅,高贵纯洁之外更是对生的渴望象征。不应忽视的还有吃河豚鱼白时的赞叹,圣诞夜吃鸡肉的镜头更是强调,只有摆脱死的阴影,人们才能享受人生,坦然而活。

    《入殓师》是松竹出品的那类传统家庭故事片,散发着亲切的人情味。影片侧重于表现不同家庭关系中的亲情,能获取本土中老年观众的好感很好解释。那影片为何会受到奥斯卡青睐?若说《入殓师》有新奇成分,依然是日本独特的文化美学,如入殓过程。再者故事通俗易懂,有笑点有煽情,大提琴等内容更不会产生隔阂障碍。关键一点,在西方世界与死亡有关的行为往往涉及宗教,《入殓师》与宗教的牵连则几近于无(社长有一句与此对应的话,称不信三大教),这显然提供了另类的东方视角。有日本评论进一步指出:自“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到金融危机,美国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持续受到了冲击。《入殓师》看似通篇在说不同的死,但其实更是提醒生者:不惧死,才能更好地生。至于片中人物的真情实感,相信不同国家的观众都能感受得到。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3/21/content_736487.htm

     短评

    我觉得这个电影不是讲死亡 甚至什么追忆怀念云云 而是讲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对世俗的目光生活 从在意别人的眼光 到最后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高度认同它 与世界沟通 还有宽恕他人 从而达到自我的新生 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部电影是更像是一部励志片 而不是简单的感情片

    5分钟前
    • 塞腮
    • 力荐

    草野中木本拉奏提琴的容色有忧郁的神采.每一道程序日本人一贯的谨慎严肃和精微.对于逝去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尊重了.死亡并非代表一切终止了好的人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于是才有谅解释怀充满了怜恤与爱的感情.感动由是草野上徜徉的音乐,飞起了生命的律动.

    6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对待死的敬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举重若轻。

    8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东亚三兄弟这个儒家体系(包括日本那个变种儒家文化)都有这个臭毛病,活着的时候一忍又忍,死了却“人都死了”就各种迁就了。想成为女性的儿子被父亲接受了、想穿长筒袜的老奶奶葬礼上穿上了,一辈子糟糠妻的女人死后让丈夫知道自己的美貌。想到从小的唯物论教育下死亡就一切的湮灭,以上的事情让人更加难过了。

    11分钟前
    • hellstay
    • 力荐

    日本人的表演还是太做作

    13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17分钟前
    • Miss Lucky
    • 还行

    本来想说毫无共鸣,但是看到石头从手心落出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了。我突然想明白,以前一直认为怨恨到死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如果看到你死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原谅你的一切。

    18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12年后大银幕重温,依旧感人,但这次看到了些瑕疵,比如广末凉子这个角色太工具人了,完全看不出男主对她有什么爱,她好像也只是为了孩子才回来原谅男主,好卑微。但是关于死亡教育,关于告别,没有电影比这部更完美了。那些入殓的仪式,都好美,好温柔。殡葬馆的老爷爷说的好有哲理:殡葬行业的人都是守门人,帮助每一个人度过这扇门去往另一个世界,并且告诉他们:路上小心,后会有期。

    21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澡堂奶奶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婆,一个同样与辛勤劳作过上大半辈子的女人,她满头的银发只是为了缕清身边人的烦恼而生长。看着入殓者认真的擦拭她的身体,我想到小时候外婆也认真的擦拭过光溜溜的我。外婆应该不会介意来世由陌生人为她添上厚厚的新衣,就像她今生也不会介意岁月如何为她添上厚厚的皱纹。

    23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既然死是每个人终须面对的,何苦还挣扎于那些无谓的事情上?喝过的酒、爱过的人、浪费过的力气、余留下的残念、望不见的未来……凡此种种,终有一天烟消云散。我仿佛看见玫瑰落在眼睑上,作无人之眠。那里是我们曾眷恋和执着过的生命,还有无法逃离的死亡。

    28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是好看的,但太工整了,所有人物的动机与选择都指向了唯一的结果,反而情绪没能进入到营造的整个氛围里,就是完全属于豆瓣top250 stereotype的那类电影。

    30分钟前
    • O莙
    • 推荐

    好吃得让人为难

    35分钟前
    • A 涂
    • 力荐

    很温柔很温柔。。眼泪有很多种,这是非常有劲道,非常耐人寻味的一颗

    40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生死之间,皆是肃穆。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电影槽点太多了吧……男主的老婆(女主),顺从,奉献,包揽家务且引以为傲……符号化地代表世俗的眼光,自己离家出走自己又回来,就像一个没脑子乱发脾气的人,而男主一心事业,感觉根本没在意这事。女主回来之后说:家里没我不行吧,我晕…哪里不行…是男主吃面包奶油配刺身不行?还是一个月打扫一次卫生不行?这个形象就是个单薄符号化的妻子形象,令人不适。男主的爹…不明白最后的情节要表达什么…为啥抛弃了小孩不敢回去看他,还整得自己很有苦衷的样子?自己抛家弃子但也没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得到同情了吗…(另一个女角色也是)。而且中间女主说男主的妈妈还爱着男主的爹…这得多想不开…我就当她仅仅是认同他爹的音乐品味。最后的疑问:怎么得到这么高分的…08年大家不吐槽这些点吗?也不是没有优点…但我不会看第二次

    45分钟前
    • 一只小橘猪
    • 还行

    迷恋死亡仪式的日本人

    46分钟前
    • boks
    • 推荐

    我可能看这个片子太晚了,现在看不太有深的触动,反而会觉得情节制式化。澡堂奶奶的离世,太太的理解,父亲逝世时握紧的石子和亲缘关系的和解都可以猜到。临近结尾同场观众有很多啜泣和翻纸巾的声音,而我只觉得广末凉子扮演的女性角色太传统太刻板化了,“完美”的日本家庭主妇,永远微笑体贴理解的女性伴侣。

    47分钟前
    • 红酒波浪梨
    • 推荐

    The gift of the last memories. “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棺材)是由他人决定的。”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

    5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入殓师老板在自家店铺楼顶的玻璃花房里烤河豚鱼白吃,四周都是绿葱葱的植物。

    51分钟前
    • 时以星
    • 力荐

    死是活人的事情

    54分钟前
    • 賴床不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