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台湾2011

    主演:周梦蝶 

    导演:陈传兴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1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2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3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4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5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6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16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17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18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19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庄周梦蝶,无有虚实。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于露电里捕捉永恒。  《化城再来人》借用佛经典故,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修行、写作,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与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 负卿的悟与情。

     长篇影评

     1 ) 他们在岛屿写作:华语文学纪录片的“标杆”

    2011年4月9日,《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在中国台湾“集体亮相”。对普通观众来说,这也许不算“大事件”,但对喜欢文学的观众来说,这六部纪录片的“集体亮相”,绝对是一场影像中的“文学的盛宴”。

    这六部纪录片,讲述了六位台湾作家在“孤岛”上的人生及创作历程。这六部纪录片分别是:《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郑愁予》(陈传兴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周梦蝶》(陈传兴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两地-林海音》(杨力州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逍遥游-余光中》(陈怀恩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杨牧》(温知仪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王文兴》(林靖杰导演)。

    六位“传主”中,知名度比较高的是余光中和林海音。

    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几乎是每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读过的。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也是大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同名电影《城南旧事》(1983)也已经成为经典之作。

    其他四位“传主”的著作,大陆都有引进出版,但应该都属于小众读物,仅在文学爱好者当中传阅吧。

    看完纪录片,周梦蝶、王文兴两位“传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梦蝶写的是新诗,骨子里却是个老派文人,遣词造句,苦心孤诣——他是一个践行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诗僧”。他清贫,他孤独,他洒脱而痴于文字,他自成一国。

    王文兴是一个把小说当诗来写的小说家,一个句子,他可以反复琢磨十几天。他和白先勇是同时代的作家,半个多世纪里主要写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标新立异、充满隐喻的《家变》,另一部是耗费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晦涩难懂的《背海的人》。他绝对是华语世界里最重要的“实验作家”之一。

    剩下的两位“传主”,郑愁予和杨牧,都是台湾非常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他们的诗都有很浓厚的“知识分子气质”,可以说是华语诗坛“知识分子写作”的“先驱”。

    六部纪录片拍摄的时候,六位“传主”中,只有林海音是已经去世的——她也是六位“传主”中唯一的女性,其他五位“传主”都是影片中鲜活的“男主角”。

    纪录片公映后,周梦蝶于2014年5月1日去世,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杨牧于2020年3月13日去世。可以说,《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推出,对于台湾文坛来说,是富有“抢救性”的。

    文学纪录片很容易拍成“文献片”,而《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是以生命与文学的“对位法”拍成的,血肉丰满,动静相宜,见微知著。这个系列纪录片,完全是以电影技法来拍摄的,没有一点“文献片”、“专题片”的套路,其视听效果也完全达到大银幕放映的规格——这是华语文学纪录片的“标杆”。

    这个“标杆”的树立,离不开其幕后的创作者。

    陈传兴导演在电影界虽然是新人,但在摄影界和文化界,他早已经是大师级人物,他执导的两部诗人纪录片,果然别具神采,尤其是《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周梦蝶》,称得上是“标杆中的标杆”。

    陈怀恩导演是台湾影坛的著名摄影师,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力量,曾为侯孝贤的多部经典之作掌镜。他导演的《练习曲》(2006)也已经成为公路片的经典之作。他镜头下的余光中,睿智又可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股清流”。

    杨力州是台湾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他导演的纪录片《被遗忘的时光》(2010)十分感人,他也是一位在纪录片领域深耕的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两地-林海音》是六部影片中最短的一部,仅55分钟。这是一部有遗憾的纪录片,毕竟,它是“传主”逝世多年后才拍摄的,没有机会与“传主”“面对面”。我一直以为林海音只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才知道,她还曾是整个台湾文坛的重要推手。

    林靖杰、温知仪两位青年导演,加盟这个系列之前,都有比较丰富的创作经历。

    林靖杰的《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王文兴》非常独特,影片构成了如下“等式”:文学的意念+文学的情怀+文学的叙述=文学的影像。

    温知仪的《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杨牧》不仅拍了诗及诗人,更呈现了诗人背后的“文墨家族”,让人不禁神往花莲的旧书铺子。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上映之后,在电影界和文学界皆大受好评。树立了“标杆”之后,纪录片的制作公司目宿媒体自然要“乘胜追击”,于是,目宿媒体于2014年、2015年陆续推出了《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第二辑。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第二辑包含七部纪录片,“岛屿”也从台湾延申到香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二辑:延伸与延续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第二辑包含七部纪录片,分别是:《他们在岛屿写作:无岸之河-洛夫》(2014,王婉柔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也斯》(2014,黄劲辉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痖弦》(2014,陈怀恩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西西》(2015,陈果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读中文系的人-读中文系的人-林文月》(2015,刘佩怡、齐怡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2015,邓勇星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1918-刘以鬯》(2015,黄劲辉导演)。

    和第一辑不同,第二辑不再局限于台湾,把“岛屿”延伸到了香港。七位“传主”中,有三位来自香港,也斯、西西、刘以鬯。

    这一辑的七位“传主”中,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白先勇。他的小说作品虽然都是多年前的作品,却在大陆一再出版,且“长销”不衰。作为昆曲的推广者,白先勇制作的《牡丹亭(青春版)》更是掀起了一股风潮,在全球“长演”不衰。近年,白先勇又因为其父亲白崇禧作传及对《红楼梦》的研究而备受关注。白先勇的许多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玉卿嫂》(1984)、《金大班的最后一夜》(1984)、《最后的贵族》(1989)、《花桥荣记》(1998)等电影都是佳作,《孽子》(2003)、《孤恋花》(2004)、《一把青》(2015)等三部由曹瑞原导演的电视剧,更是堪称经典之作。

    白先勇之外,西西和刘以鬯这两位香港小说家在内地的知名度也比较高。

    西西的《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哀悼乳房》等作品,在内地都有不少读者,也收获了较高的口碑。

    刘以鬯被内地读者认识,是因为他的两部“实验小说”——《酒徒》和《对倒》。《酒徒》被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小说”。而《对倒》是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的“原著”——很多影迷知道刘以鬯,正是通过《花样年华》。

    刘以鬯也是这一辑七位“传主”中年龄最大的,影片拍摄的时候,他已经95岁,却仍然几乎每天都出门,身体健朗,头脑清醒。他好美食,几乎每天中午都要到喜欢的餐厅饱餐一顿。多年来的收藏模型和明信片的爱好,他也没放下,时不时还要入手“新货”,有空就摆弄、把玩。

    刘以鬯也和林海音一样,当了多年的副刊编辑,是港台新马华语文坛的重要见证者和推手。广结“文”缘,著作等身,老来自洽,刘以鬯大概可以算是活出了文人/作家的理想中的样子。

    2018年6月8日,《他们在岛屿写作:1918-刘以鬯》上映两年半后,刘以鬯去世。如果他再多活半年,就跨过百岁了。

    这一辑的七部纪录片中,黄劲辉一个人导演了两部,刘以鬯之外,黄劲辉还拍摄了香港著名诗人也斯:《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也斯》。

    《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也斯》上映的时候,也斯已经去世了,他于2013年1月6日去世。幸运的是,黄劲辉跟拍也斯多年,在他去世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素材。从时间线上看(该片的拍摄计划于2009年启动),黄劲辉拍摄也斯的计划是先于《他们在岛屿写作》的企划的,而影片纳入《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第二辑,应该是“岛屿”和也斯去世的双重契机所成就的。

    黄劲辉的两部作品在这一辑中,是相对平庸的,但仍然比一般的“文献片”、“专题片”高级得多,至少,影片的“电影感”是很充分的,是适合在大银幕上欣赏的。

    第一辑中的六位“传主”,四位是诗人,可见诗人在“岛屿”文坛的份量。第二辑中的七位“传主”,仍然有三位诗人。也斯之外,还有来自台湾的洛夫和痖弦。

    洛夫和痖弦都来自“《创世纪》诗群”,一如白先勇、王文兴等人都来自“《现代文学》作家群”。《创世纪》诗刊是洛夫、张默和痖弦于1954年创办的,他们以此为园地,团结了台湾的一批诗人,互相切磋,形成了所谓的“《创世纪》诗群”。

    《他们在岛屿写作:如歌的行板-痖弦》中的第一场“戏”,便是痖弦从加拿大回到台北,参加“《创世纪》诗群”的聚会——这个诗群,和《创世纪》诗刊一样,过了一个甲子(60年)了,还“不散”!

    洛夫和痖弦两人是密友,创作之路却不尽相同。

    何其芳是痖弦的诗歌引路人,他的《预言》影响了痖弦的一生。作为现代派诗人,痖弦却十分重视自身(中华文化)的诗歌传统,他甚至提出过“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年),强调诗歌的中国风和东方特色。痖弦的诗歌创作时期比较短,诗作不多,这是他作为一名诗人的“短板”。

    痖弦之所以停下诗歌创作的脚步,是因为他的兴趣发生了改变。他先是从创作实践转向了学术研究,研究诗论及中国新诗史,著有《中国新诗研究》等书。后来,痖弦主持《联合报》的副刊,又沉湎于编务和当文坛伯乐。

    洛夫则一直痴迷于诗歌创作,退休后仍创作了长达三千行的长诗《漂木》。半个多世纪里,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出版的诗集及相关著作更是多达数十本,可谓著作等身。

    洛夫和痖弦晚年都定居加拿大,互为“邻居”。但他们都有着极强的乡土情结,两岸“通航”后,他们都曾多次返乡,寻根祭祖。洛夫曾“九回”故里衡阳,最后一次是2012年,其时他已经84岁高龄。2018年3月19日,洛夫去世,享年90。

    林文月是七位“传主”中唯一的一位我在观看纪录片前没有任何了解的。林文月的童年在上海的日租界度过,自幼接受日式教育,日语可以算是她的“母语”。1952年,作为台湾大学中文系当年唯二的“台湾籍”学生之一,林文月成了“读中文系的人”。精通日语,又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多年,再加上曾在京都生活了一年,林文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日本古典文学的中文译介者,她翻译的《源氏物语》、《伊势物语》、《枕草子》等译著,堪称权威版本。

    林文月是世家出身,外祖父是连横,曾著《台湾通史》,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她还是连战的表姐,却远离政治,一生以文学为志业。她年轻时便是个性独立的女性,自主选择嫁给出身普通的画家郭豫伦。婚后,她竟然能够在忙碌之余练就一手美味与创意并重的厨艺,曾几何时,台湾文化界的很多人都以能参加她家的饭局为荣。她更为此写了《饮膳札记》一书。

    从第一辑到第二辑,只有一位导演“留”了下来,便是陈怀恩。第一辑中他拍摄了余光中,第二辑中他拍摄了痖弦,两位“传主”都是诗人,且都有着洒脱与可爱的特质。陈怀恩的“选择”是“同质化”的,却拍出了他们各自的精彩,都抓住了诗歌之美与诗人个性魅力之间的“契合”,可谓形神兼备。

    痖弦也是七位“传主”中与第一辑关系最密切的一位。前文说到,痖弦除了是诗人,还是新诗研究者,他自然是台湾诗坛上非常有“发言权”的人物。印象中,第一辑中,痖弦已经在三部诗人纪录片中“现身说法”了。在第二辑中,痖弦也在《他们在岛屿写作:无岸之河-洛夫》、《他们在岛屿写作:东西-也斯》等影片中有“客串”。痖弦几乎已经成为了《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中的“线人”。

    痖弦与第一辑中的林海音也颇有渊源。林海音任《联合报》副刊主编的时候,是文坛伯乐。林海音离职(1963)十余年后,1977年,痖弦就任《联合报》副刊主编,隔空接过了林海音的“棒”,成为台湾文坛乃至华语文坛的重要推手。

    第二辑的六位导演中,陈果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因为他此前几乎没有执导过纪录片,而是在剧情片领域留下了多部经典之作。《他们在岛屿写作:我城-西西》上映后,曾有作家指责陈果“剥削”西西。陈果的一些影片有着明显的B级片cult趣味,“剥削”演员或拍摄对象是他作为导演的原生动力之一。陈果也许“剥削”了西西,却也因此呈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西西。影片中,西西甚少言及自己的作品。她努力训练、治疗自己的右手,悠闲地在香港这座城市漫步,她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老人,她隐藏在她的作品之后。我喜欢西西的“藏”,“藏”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视角,一种暧昧又透亮的视角。

    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三辑:回归与展望

    根据目宿媒体官网的消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第三辑已经在制作中,并且计划于2021年推出。不过,由于当前全球的新冠疫情仍然不容乐观,很多影片的上映计划都一再“跳票”,第三辑能否顺利如期上映,仍是未知数。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第三辑包含五部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朱西宁、刘慕沙》(朱天文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我记得-朱天文、朱天心》(林俊颕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削瘦的灵魂-七等生》(朱贤哲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他还年轻-吴晟》(林靖杰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新宝岛曼波-杨泽》(杲中孚导演)。

    五部纪录片,却有七位“传主”,因为其中有堪称台湾第一“作家家族”的“朱家”,七个“席位”中,“朱家”占了“四席”。朱西宁、刘慕沙是作家夫妻,而他们的女儿朱天文、朱天心是作家姐妹。其实,“朱家”的三女儿朱天衣、二女婿唐诺(谢材俊)、外孙女谢海盟都是作家,估计他们也会在两部“朱家”的纪录片中以“配角”的身份出现。

    和第二辑相比,第三辑可以算是一次回归。“岛屿”不再外延,而是在台湾文坛内部纵深“挖掘”,力图展示更多台湾的“宝藏作家”。

    七位“传主”中,除“朱家”的四位外,另外三位作家,吴晟、杨泽和七等生,对绝大多数大陆读者来说,可能都是闻所未闻的。

    吴晟、杨泽都是台湾诗坛非常重要的诗人。论辈分,他们都算周梦蝶、郑愁予、余光中、痖弦、洛夫等人的后辈。痖弦在任《联合报》副刊主编的时候,曾发现并提携吴晟。他们和前辈的大不同是,他们不是所谓的“外省人”,而是在台湾出生、成长的,也许是背景和代际的差别,使得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了新的探索,创作出了别开生面的诗作。

    吴晟是台湾诗坛的“田园诗”代表诗人,他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吴晟一家人生活在台湾屏东“乡下”,他坚持躬耕生活,并创作带有泥土气息的“田园诗”。

    杨泽是学者型诗人,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学博士,研究张爱玲的专家。据陈丹青的《荒废集》所言,他是陈丹青在纽约时就相识的老友了,那时,他刚出版诗集《仿佛在君父的城邦》。

    据我所知,这两位诗人的诗集大陆都不曾引进出版,倒是杨泽的专著《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

    七等生的小说集《我爱黑眼珠》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台湾的“文学经典”。但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出版过任何一本七等生的作品。

    对于大陆读者来说,吴晟、杨泽和七等生,绝对是宝岛台湾的“宝藏作家”。他们的作品是华语文坛的璀璨明珠,我们却至今难以“看见”它们。期待《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第三辑上映后,大陆有出版社能够慧眼识珠,引进出版他们的作品。

    第三辑的五位导演中,朱天文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她既是“传主”,又是导演,而她所导演的纪录片,拍摄的正是她的父母。朱天文作为侯孝贤的御用编剧,电影履历是十分辉煌的,但她此前的身份主要是编剧,《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朱西宁、刘慕沙》是她第一次当导演。拍摄血脉相连的双亲,朱天文的镜头能够同时保持亲密感与距离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曾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王文兴》的林靖杰,在第三辑中“回归”了。这次他拍摄的对象是“田园诗人”吴晟。王文兴可以说是台湾小说家中的另类,而吴晟也是自成一格的诗人,那么,在林靖杰的镜头下,我们将看到吴晟什么样的“诗性生活”?

    其他的三位导演,我也是“初识”,期待他们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2020年10月16日,陈传兴导演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大陆公映,最终收获将近800万的票房。

    这个票房成绩不算骄人,但这已经是一部文学纪录片在当下的大陆电影市场所能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了。

    《掬水月在手》和《他们在岛屿写作:如雾起时-郑愁予》、《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周梦蝶》一起构成了陈传兴导演的“诗的三部曲”。

    《掬水月在手》的“传主”叶嘉莹曾在台湾度过十八年的艰辛岁月,她的诗词人生(学术研究与创作)在台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也是“岛屿写作”的一员。

    《掬水月在手》虽然不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中的“一员”,但也可以算“外一章”了。

    三辑《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一共为二十位作家、诗人立传,他们固然是“岛屿写作”的重要力量,但他们也只是“岛屿写作”的冰山一角。“岛屿”之上,还有很多作家、诗人值得用纪录片为他们立传。

    单单是“《现代文学》作家群”、“《创世纪》诗群”,就还有很多位作家、诗人应该纳入“岛屿写作”的“序列”。

    此外,陈映真(2016年去世)、黄春明、李昂、龙应台、席慕容、张大春、骆以军等台湾作家,也应该在“岛屿写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香港的马家辉、梁文道、董启章、黄碧云等作家,也值得“岛屿”再度“延伸”。

    “岛屿”还可以延伸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新一轮的“挖掘”。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是华语文学纪录片的“标杆”。那么,大陆有没有可以与“标杆”试比高的文学纪录片?

    前文所提及的《掬水月在手》放在“岛屿写作”系列中,当然毫不逊色。

    近年,大陆也有另外一些备受好评或关注的文学纪录片,比如《路遥》(2010)、《文学的故乡》(2020)、《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0)。这三部作品里,除《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算电影外,另外两部都是电视纪录片,其影像形式和视听效果和《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相比,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大陆的文学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何时,我们才会有一个《他们在大陆写作》的系列纪录片?并且,成为另一个华语文学纪录片的“标杆”?

     2 ) 二三事

    1:30 PM
    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黄应峰有一次来看我,我那时候刚好写有一首诗,叫做第一班车。说我每天早上搭第一班车,到台北去摆书摊子。那时候我向人家租的房子,住在和平东路,每天早上搭第一班车到武昌街去卖书。那首诗,是我的作品里面就是说很用力。我给他讲,越讲越激动,后来就吐了。吐了以后我就去漱漱口,喝了一杯开水。最重要的主题是在最后一段,所以苦撑,把最后一段讲了。

    3:10 PM
    他因为是戴笠的烈士遗族,而且是独生子。美男子啊。
    后来我记得有一天,他一块到这个圆通寺,他说你能不能,对他性格这个说长说短。我就讲了一些。他就忽然哪,从这地上拿一块石头,抛得远远地,说了一句话,说他妈的,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这样了解。感动。
    我这位朋友,大家都叫他小呆,好喝酒,酒精中毒。他有一次到武昌街,一个金戒指给我,叫我去换酒,换钱好买酒。

    3:30 PM
    南老师也讲过金刚经,他给我的影响不多,因为他不耐烦一个字一个字讲。我是书呆子,那些一般的法师,他们受过严格的教育,就是一个字一个字不放过,那刚好适合我的程度。

    3:40 PM
    我二十八岁出来当兵,那时候我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不满月。结果上次回去,我本来想去,见见我的老婆,想塞点钱给她。我不,那个时候我心里有准备,你不管你嫁给谁,我绝对不会生气,我已经觉得对不起她,能够塞这个钱,就是说,一夜夫妻百年恩。唉,没有想到,她已经再嫁,生了两个男孩子,死掉了。心里很难过。回去我祖母去世,妈妈去世,老婆去世,两个儿子也都去世。
    我母亲过世,我亲戚写信来给我,我也没有哭。我的女儿对我讲,爹,要不要买一点香蜡纸火在奶奶的坟前哪烧一烧,磕个头。不敢看那个坟哪,但是我当时说不要,第二天早上一早,我悄悄地起来跑去在那坟上站了很久很久。

     3 ) 一生清苦,化茧成蝶

    最近看了几部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看了周梦蝶、林海音、余光中这几集。还看了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这一集讲的是周梦蝶。周梦蝶是河南人,虽然在台湾生活了那么久,口音一点也没变。视频还没字幕,幸好有弹幕帮忙翻译,要不然很多话听不懂。他一生颠沛流离,随军到了台湾,退伍后,自谋出路,就在武昌街摆一个小摊,卖旧书,摆摊摆了20年。后因身体原因,结束摆摊生涯。

    《孤独国》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很快就有了名声。到视频拍摄他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住所只有几十平,感觉很像单身公寓:一个小床,床旁边就是书桌,书桌旁边是一扇大窗户,一个小厨房加一个卫生间。

    看这个纪录片的感觉,就是他的生活一直非常非常简单,最少的物质,最少的人事关系,瘦弱的身体,大多数都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没出生父亲就死了,刚长大,母亲又没了,结婚后,又一个人去了台湾,等回大陆探亲的时候,孩子也不在了。好像一个人所有的悲剧都在他身上发生了。他四十岁遇到了佛法,大概这是他生命的安身之所,所以外界的事物都很精简。

    写的毛笔字,跟他的人一样,清瘦,工整,像雕版印刷出来的。
    陈传兴的拍摄手法很美,结尾一叶轻舟慢慢划出了画面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主要拍了三个作者,贾平凹,余华,梁鸿。

    余华真的是个可爱的段子手,他自己倒没觉得自己在生活中这么幽默,他只是很认真的在讲述自己的生活图片。心态好到爆棚,不管被拒绝多少次,都可以继续给报社寄稿子。这种乐观的精神,大概是一个人生命蓬勃的源动力。

    这个片子的名字就因为他的自述,他在海盐生活的时候,书里一直写大海是蓝色的,但是他看到的大海是黄色的,他就想:我要去海里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他真的去游了。他说他明明讲了很多严肃的话,结果都被贾科长剪没了..........

    想截图余华的片段,视频网站好像不让截图图片但我还是找到了

    梁鸿讲到她的母亲,长姐,情绪就会失控,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不能轻易提起的人和事。周梦蝶提到他的母亲,也是如此。母亲总是给孩子全部的爱,尽管自己的人生,已经千疮百孔。

    这几位作者的表达,最终都回归到乡村,回归到生命起点的位置,大概这是贾科长共鸣的地方。

    还看了一部搞笑的科幻电影《瞬息全宇宙》,还有别的翻译叫什么《妈的多重宇宙》,这翻译是来搞笑的么?毫无美感。

    回来说电影:脑洞大开,幽默,搞笑,感人。还有女儿在各种奇怪的造型中一本正经的演绎痛苦和绝望,反差萌啊,没有落入说教的套路。最后杨紫琼还超越了,能看到每个人内在的恐惧,匮乏,即使这些人要攻击她已达到自保,她也可以回应爱和理解。这是佛陀和耶稣的境界。化解了冲突和矛盾。

    还有一个石头的世界just be a rock
    热狗的世界,手指啥也做不了,只能用脚

     4 ) 只要还有萤火半只

    《囚》
    谁是肝胆?除了秋草
    又谁识你心头沉沉欲碧的死血?
    早知相遇底另一必然是相离
    在月已晕而风未起时
    便应勒令江流回首向西
    便应将呕在紫帕上的
    那些愚痴付火。自灰烬走出
    看身外身内,烟飞烟灭。

    片子以庙门开启为始。镜头却又一转,借错位的雕塑营造一幅囚笼的画面。很容易想起诗人的这首诗,也不难猜到导演想要展示其的七情六欲。

    “爱情和友情是周梦蝶的两大精神食粮”。徐进夫的妻子陈玲玲如此评价周梦蝶。徐进夫是周梦蝶挚友。周病重切除四分之三胃,并终止“文艺街景”摆摊生涯时,受到这对夫妻照拂同住一个屋檐下。终因“久处不厌难”发生龃龉而分道扬镳。诗人写这一段,竟用哪吒剔骨割肉之喻,以“叩别”为题,耄耋之年再回顾依然似有哽咽。

    《叩别内湖》
    难就难在【我】最丢难掉
    一如藕有藕丝,莲盅盛着莲子
    那无论打在叶上,梗上
    那一记愁似一记
    没来由,也没次第的秋雨

    诗人爱《红楼梦》。老了写下“错将净饭当豪杰……花下死,最难得”。好友曹介直手录后,对采访者调侃其“还是蛮花的”。讲三毛任性,夜里关门不让他走,他不解风情尴尬而别。有小小的得意,和小小的天真。讲黛玉是有缺陷的,没有瑕疵的是紫鹃和惜春。 余光中在采访中言辞谨慎:“他后来有名了,孤独国里闯进去的人多了,就不像孤独国了。”陈传兴在这里接拍《十三朵白菊花》的意向,用了在人群中蓝裙少女纤细洁白的小腿。

    导演还用一长段赤身沐浴的特写。巧妙的剪辑看不出异样,但能想象现场的众目睽睽,主角是何种心态做到如入无人之境。独身终老和文青崇拜,似乎可以挖掘不少的八卦。但整个影片传达的却都是一种“干净”的意境。陈玲玲笑他雌雄同体,倒像是最大的礼赞。

    《善哉十行》
    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
    即得相见。善哉善哉你说
    你心里有绿色
    出门便是草。乃至你说
    若欲相见,更不劳流萤提灯引路
    不须于蕉窗下久立
    不须于前庭以玉钗敲砌竹
    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
    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
    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片中僧人给哈达打结。“六结” 对应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动、静、根、觉、空、灭六境。

    “化城”出自《法华经》,为‘法华七喻'之一,喻小乘的涅盘果位。周梦蝶修佛数十年,终未出家。陈传兴用“化城再来人”勾勒这一抹红尘缱绻,真是妙。

    纵然写下“欲言又止 止于当止”的句子、四十年写完一首《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周梦蝶依然“藏也藏不住”,用尽一生把自己抒发出来。花絮里的抚掌和大笑,故意撕糖包逗乐,对母亲乃至祖母话语的清晰记忆,看时总有“一生被童年治愈”之感。自幼念私塾,父亲因吸鸦片早逝,被媒体形容为“一生孤苦”。书摊侧影背衬旧日中国黑白影像蒙太奇,想想其时另外那些“孤苦”的人,还是会有丝丝异样的别扭。

    造化弄人。

    四句偈
    一只萤火虫,将世界 从黑海里捞起---- 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 我你 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

     5 ) 若欲相见,只须于心头,微微一跳一热。

    大学时读了许多的诗,大多都已轮廓模糊,却依旧清晰记得读到梦蝶老师那句“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时的心头一颤,也不知如今深爱绿色深爱草木,有几分是从他的诗里领悟所得。我不懂佛也不信佛,但好的文字想必是具有穿透力的,能穿越繁文缛节直抵内心。

    还是忍不住想摘抄下这首: 《善哉十行》/ 周梦蝶 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善哉善哉,你说 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 乃至你说 若欲相见,更不劳流萤提灯引路 不须于蕉窗下久立 不须于前庭以玉钗敲砌竹 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 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 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他说「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他说「若欲相见——更不劳流萤提灯引路」 他说「若欲相见——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 ——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那几声重复的“微微”,足以令我心头坚定地一热一跳一热。

    甚至不必太重,甚至只需微微。

    若欲相见,又何关人远天涯远。

     6 ) 我不懂,但挺想懂的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篇

    周梦蝶,一位影响文坛的老先生。逃难去到武汉,因时代浪潮召唤而参军,过后来到台湾。 他写了很多诗,但我没看过。

    这部纪录片从老先生早起,吃早饭的平常时刻开始,画面外配音是老先生自己说的一段念白:

    “我选择,

    我选择紫色。

    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晚归。

    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

    忙人之所闲,闲人之所忙。”

    念白的声音苍老而坚定,我被这段话打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

    太有力量了。一个老人,他缓慢地用毛巾擦拭着自己的头,有些憨态可掬。但配上诗,感觉立刻不同了。

    影片以周老先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的叙事方式,穿衣,吃饭,坐公交。有时候,没有拍脸部特写,而是采用了一种有一段距离的观望的角度。中间有一段地铁,甚至被周围的人群挡住了老先生的镜头,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感受到我们是在观察着他的生活,而不是参与他的生活。

    而画外音是周老先生苍老的声音,有时念诗,有时是交代自己的故事,关于周梦蝶的信息缓缓展开。

    看到老先生的生活,再联想到影片一开头其实是一个毫不相关的寺庙场景,寺庙中人们在上香、开门、敲钟。画面跳到现代都市,一处房间里。

    周围是现代的气息,再一看他穿着类似僧人的长衫,会有一点疑惑,这个人和寺庙有什么关系?是隐约地表达,他过得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吗?而用苦行僧来形容诗人,这种隐喻,还挺恰当的。写作,本身是一个苦的过程。而且影片开头,类似于书籍中的序,选什么片段放在开头是需要考虑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放在开头呢?当然,后来看到周梦蝶与佛法的结缘才明白。

    除了日常生活的拍摄,中间穿插有各类采访。

    有对周梦蝶自己的,诉说他写诗的过程。他是一个行为性格都很温柔的人,一辈子都没和人吵过架,但受余光中的影响,想写出“美,加上力”的诗。他有一首很用力的诗。和朋友讲这首诗的时候,激动地吐了,之后漱漱口,接着苦撑写完最后一段“有力”的诗。真实的“呕心沥血”,这种动作细节,感叹极了。

    在武昌街摆摊时,他写着诗,几乎没有闲过。他常常是写一首诗还没写完,就已经想好下一首诗的题目。如果想到一句特别精彩的诗句,不写成诗就太遗憾了,甚至有一首诗《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他写了四十年。一开始想到这个题目觉得非常好,便舍不得丢下,但当时又拿不起来,于是继续读书,四十年后再把它拿出来。

    他说:写诗这种事,不是人干的,如果想在世间追求幸福,就不要干这种事。

    看到这句话我笑了,同时很敬佩这种热度,太难得。

    他曾看守茶馆,把书放在茶馆的仓库,每天搭最早的班车,开始读书,到打烊了把书放回去,周而复始。有次他买书,买了一大堆装成几袋放在脖子上扛走,店员看了都很心疼,但是他仍固执地扛在肩上。除了买书,他如收破烂一样捡别人搬家后的废书。他爱书到了这个地步。

    当然也有周先生朋友的采访,交代了周老先生一生中的一些片段,朋友讲述周老先生因身体原因退役后,在武昌街摆书摊卖书的前后的艰辛经历。

    拥有古诗词良好底蕴的他,不懂怎样写好现代诗,因为现代诗应该用现代的语言,拥有现代的情感,于是虚心向余光中请教。从朋友们的描述中,以旁观者的角度,似乎更了解周梦蝶这个人。

    其中有一个人叫余光中,余光中和周梦蝶亦师亦友。

    余光中说,周梦蝶早期的诗多是想象的,看不到生活的影子,晚期的诗更生活化。他充满了矛盾、不满足,在现实世界拘谨、不自由,所以创作了《孤独国》。但出名后,他的孤独国里闯进去很多人。

    其实我觉得这也反映了,周老先生随年龄而变化的心态。当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心中的血气永远是足够的。而年老后,很难再保留了。后面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再写诗了,他回答说,因为太痛苦了。

    余光中讲,周梦蝶这样的诗人不会出现在中国大陆,香港的,而只会出现在台北的武昌街。因为当时周梦蝶靠摆书摊为生,而中国,周梦蝶的语言在文革时期是熬不过的,香港则不许在街上摆摊。只有在台北,才能让周梦蝶生存下来,即使是困苦地生存。可见,孕育着诗人的土地多重要呀。

    狂者进取,有高远目标和坚强意志。而余光中评价周梦蝶是“狷者风格”,狷者常反观内照,想到自己的肩膀,别人挑一百斤,那自己能挑几斤?

    周梦蝶提到一首诗(收录在《约会》诗集中)。

    创作背景是那时他和余光中去划船,余光中边划边说:我一定要活到六十才行!

    周梦蝶说:他志向很高,可我只想做一只蝴蝶,而且几乎只有影子。但是意志坚强,贴水逆风而飞,低低,低低低低的。

    说完非常可爱地笑了起来,他是一个愿作陪衬的人。红色鲜艳,白色漂亮,但他愿作一只紫色的暗淡的蝴蝶。连写诗的时候,他都选择坐在最幽暗、僻静的一个角落。当别人认为他坐拥书城了,他自己仍很收敛、低调,说自己不过有着几个书架,细数两遍,共四百二十一本书而已,很多还是重复的。

    周梦蝶四十岁时皈依佛门,刚开始决定皈依的动机并不纯。当时的他,好吃酒,好吃肉,好看电影,他以为皈依之后就能改正,结果一如既往。(他再次露出可爱的笑容,而且这想法也很有趣)他朋友也评价说,如果你们说周梦蝶是清心寡欲的人,我是不信的。

    他的诗,也许也受到佛法的影响,是轻飘飘的感觉,并不被很多人理解,甚至有人说他的诗不贴合实际生活。看过这个纪录片后,我看了几首。他诗里的厚重我确实不懂,或许我年纪还是太轻了。

    关于佛法的片段,我也是强撑看完的。我不理解,为何佛法对他印象如此之大。他的一生充满着痛苦,丧妻,丧母,丧子。而佛法拯救了他,让他从悲观变得乐观,让他懂得人生无可奈何。

    他平时也是一个根本不会生活的人。朋友“批评”他生活方式太差劲,有次朋友送给他西瓜,他放在冰箱上半个多月没管,最后都烂了。洗脸的毛巾擦脸又擦皮鞋。朋友跟他说:你什么都不懂。

    沉浸在诗的世界,沉浸在佛法的世界,会感觉诗中的人味是不是总少了点?但只是我们不懂罢了,他为老友七十大寿作诗,为朋友结婚作诗,为和朋友吵架闹翻作诗……

    周梦蝶以前每周三都会有一个文坛聚会,在台北各种各样的咖啡厅里讲述自己的诗作。有个文学研究者做了很多笔记,经过周老先生的解读,更懂得了他的诗,原来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含义。我觉得,这个文学研究者是幸运的。

    “我选择,不选择。”

    “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微微一跳一热。”

    2019年2月29日。

    附上豆瓣关于这部纪录片的介绍,其实我还没真正看懂这部纪录片,因为我从来也没看过周梦蝶的诗。我想看这部片,是因为对写作充满了困惑。谁知道看完之后,困惑更多了。

    “庄周梦蝶,无有虚实。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于露电里捕捉永恒。

    《化城再来人》借用佛经典故,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修行、写作,试图重现昔年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与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 负卿的悟与情。”

     短评

    四星半。周梦蝶说,荒凉的自由,温馨的不自由。

    5分钟前
    • 鬼腳七
    • 力荐

    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年度最佳纪录片

    10分钟前
    • 4cats
    • 力荐

    无声处,最动人心魄。

    12分钟前
    • 提花卫
    • 力荐

    在喧囂的塵世中,借給自己一個小時,去體驗一次淡而有味的歷程

    17分钟前
    • 城市中的乡绅
    • 力荐

    近乎于完美

    21分钟前
    • 香猫记
    • 力荐

    我選擇紫色。/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忙人之所閒而閒人之所忙。/……/我選擇不選擇。……若欲相見,只須於悄無人處呼名,乃至/只須於心頭一跳一熱,微微/微微微微一熱一跳一熱。

    25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看完想大哭一场,太难了。就像周梦蝶说的,如果想要一种世俗的幸福,不要过这样的生活。

    30分钟前
    • 壹行
    • 力荐

    10.12-16 逍遥游,孤独城。日三十台币。许多远志,一只蝴蝶:逆风飞,贴着水面飞。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逆向生存,武昌街与牯岭街。我选择,不选择。落日寒姿,炼字之苦痛。狷者风格,厌于交媾。老庄色空,化城再来。难忘男汤水汽,与冬日空枝。陈传兴妙手,本系列最佳。

    33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没有读过周梦蝶的诗,甚至没有听说过他,这部纪录片是我所知道的他的全部。与杨牧不同,看完影片,我很想去读他的诗。周梦蝶是个老派人,写的是新诗,但用词造句,有着老派文人的苦心孤诣。他清贫,他孤独,他洒脱而痴于文字,他自成一国。

    3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河南话朗诵诗歌,原来这么美

    41分钟前
    • 妖灵妖
    • 力荐

    任何评价都无法描述我对于这部人物纪录片的喜爱了(或者说是对周老本人的敬佩)。孤独国里苦行的诗人,年近九旬忆起往事还会落泪的“狷者”,真温柔啊。

    43分钟前
    • 布灵
    • 力荐

    “流浪得太久太久了,琴,剑和贞洁都沾满尘沙。鸦背上的黄昏愈冷愈沉重了。怎么还不出来?烛照我归路的孤星洁月?”——周夢蝶

    45分钟前
    • Vladimir
    • 还行

    流离之人,羸弱之身,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来丧子,命运将他托付给缪斯女神,穷困狷介一生痴情,文字里御风而行,挣脱肉身继而化蝶,今年93岁,翩翩然仙去。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HAFF#看到周老谈家乡的几个镜头,再也抑制不住了,瞬间泪流满面。周老简单朴素的生活作风,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令人肃然起敬。配乐颇有安哲之风,非常好。台湾文艺界对自身文化的关注远在大陆之上,可否借着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头也推出一套纪录片,追求艺术与质量,而不是做做电视节

    51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如何消解孤独,到最终与孤独共生而不自知。

    5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蕴满情感、甚至主观表现的一部,在琐碎中、有力量的缓慢里进入诗人悲伤、幽微、但又自在自足的世界。对周梦蝶呈现的丰富和细腻,在此套影片当是最为杰出的。什么是诗?诗是诗人写的东西。陈传兴成功的捕捉到了周梦蝶之为诗人的诗意。很多段落因此意蕴丰富,如搬家伤心、处女之泉、日本电影、三毛等等。

    56分钟前
    • xīn
    • 力荐

    乡音的声声念白,如其人一般清瘦,如其诗一般悲凉,形而上的境界,镜头之前竟也充满幽默和感怀;放慢的画面,静美,深沉,生死两空;细致的呼应与隐喻,精致的分镜与素材;一天折射一生,水流声与影中影,禅味佛意十足;结尾静态构图,一棵伫立的树,一叶逆流扁舟,他说,我选择,不选择。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大悲若慈,无以名之。

    1小时前
    • 溪 上
    • 力荐

    如果有一天我自杀,那是因为倦于交媾

    1小时前
    • 透明稔
    • 推荐

    长得好,静得好。那天晚上在茉莉书店遇到一位买很多书的僧人,现在回想竟有点后悔没有看清他的样子、他挑的书~ 大概错过了一段奇缘。

    1小时前
    • vivi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