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狼行者

    狼行者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爱尔兰,卢森堡,法国,丹麦,美国,英国2020

    主演:肖恩·宾,霍纳·妮芙茜,伊娃·惠塔克,西蒙·迈克伯尼,汤米·蒂尔南,玛丽亚·多耶·肯尼迪,乔·肯尼,约翰·莫顿,诺拉·托梅,保罗·杨,奥利弗·麦克格拉斯,Niamh Moyles 

    导演:汤姆·摩尔,罗斯·斯图尔特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狼行者 剧照 NO.1狼行者 剧照 NO.2狼行者 剧照 NO.3狼行者 剧照 NO.4狼行者 剧照 NO.5狼行者 剧照 NO.6狼行者 剧照 NO.16狼行者 剧照 NO.17狼行者 剧照 NO.18狼行者 剧照 NO.19狼行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讲述了11岁女孩萝宾的神奇经历。萝宾作为一个年轻的学徒猎人,她和父亲一起来到爱尔兰,准备消灭最后一批在那里的狼,但是改变她的事情来了,她发现了狼行者,此后一连串的古怪故事就发生了……

     长篇影评

     1 ) 多向度的自由:性别,政治与宗教

    多重隐喻交叠让叙事文本有了极为丰富的阐释空间:

    第一重是townie与狼行者的对抗。暗指贪婪的人类无限扩张的欲望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也象征着锐器利炮所象征的工业文明对自然文明的侵袭与强暴。

    第二重是罗宾和梅芙两个向往自由的小孩与温驯的城镇居民形成对比,指向政治压迫与自由反抗。护城主把狼后圈禁起来,让狼群无法离开,人为制造出恐惧的源头,以维持统治存在的必要性与合法性。人民为了交换“必要”的庇佑,而选择无条件顺从统治者意志,为奴为卑。而孩子对自由、冒险的渴望,让他们成为打破禁制的灵媒。 “——我不能永远保护你,我害怕你被关进囚笼。——可我已经在囚笼里了。”父亲为爱而自愿被驯化,更以爱之名把孩子送进劳役房,女孩却看得比麻木愚钝而懦弱的大人更清醒,明白这不过是恐惧造就的另一座铁笼。 梦,成为变身狼行者的触媒——清醒着,就不敢反抗,连变身的念头都不敢有;一旦入睡,理性松绑,渴望自由的无意识弥散开来,召询着野性的呼唤,被捆绑宰制的人得以化身成无拘无束、拥有反抗力量的狼。官逼民反,逼得人只有返祖成野兽才能得自由。这个放在当下看,很有现实意义……

    第三重是护城主反复念叨、振振有词的神与主的祷告,包括给小女孩洗脑的布道词“工作就是向神祈祷”,引出了影片的宗教主题。不论是剿杀狼群,还是护城主与化身成狼的父亲的终极对战,都具有了宗教战争的意味。讲述了所谓的主流、正统对无法被驯化的、不在“自然”秩序之中的异端的残酷清洗。

    第四重是性别政治的暗示。狼行者都是女性,与人接触的动作是治愈,绝不主动伤害;相比之下,男性都是攻击、对立、统治的思维。尤其是,山林的野丫头和唯父命是从的小修女两相对比,猎巫行动的场景,更有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之规训和压迫的意味。

     2 ) 杀死梅芙:《狼行者》的酷儿探索

    《狼行者》主要被呈现为两个空间:狼的栖息地森林、人的居住地城市,并围绕着这两个空间所展开的一系列争夺探讨了殖民、环境、神话传说等议题,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酷儿表达。

    电影开场就以人与狼的表面“冲突”引出自然环境和城市化的此消彼长态势,但恐怖画风一转,狼行者治愈了受伤的人类,也为这位被拯救的大爷后来被当权者关押示众埋下伏笔。紧接着,镜头进入城市的封闭空间,一个似乎雌雄同体的青少年正在屋内苦练箭术、为刺狼时刻准备着,直到父亲称其为“女儿”才可令人判断其性别。实际上,在电影剧本创作之初,罗宾是作为男孩形象存在,后来编导因“哪哪都不对”而改成女孩后变成“啥啥都对”,这一关键改动造成的结果是让影片从传统乏味的异性主角患难真情故事蜕变为女性力量一拍即合英雄相惜的酷儿叙事探索。

    反映在电影中,对于未知的恐惧,绝大多数人是盲目的。没有人见过狼行者,但大多数人都自信地抱着一种“得而诛之而后快”的正确情绪活在白日梦中,少数见过狼行者真面目的人说几句货真价实的经验之谈却都被噤声且囚禁。平日里的人狼纷争可以被视作一种被统治阶级下放的“骂战”自由,毕竟,人与狼在各自早期城市化和保卫栖息地的心态对立上存在着天然的沟通乏力,但是当人类罗宾遇上狼行者梅芙时,这一道天然的屏障被她们的灵魂交流完全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由的共同向往。

    人与狼的命运,往往是殊途同归,电影之外的意义,更是可以囊括地球物种共同体,这无疑远高于人类自身命运。梅芙的母亲被关在笼子里,爱尔兰人又被英格兰侵略者限制在围城中,浑浑噩噩度日,他们有何资格看扁笼中野兽?

    罗宾和梅芙的初次见面是重头戏,为之后罗宾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出柜”提供了强大的情感支撑。乍看下只是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一见如故,实质是灵魂相通的命中注定。一个丝毫不惧怕狼群并每天想着实战演练的女孩和一个有着令人闻风丧胆气质的狼行者相遇时改变了对方的固有认知,在重要事件上交换意见、达成一致,从敌意满满到爱意满满,不过是梳了一场头发的时间。但真要是用初版剧本异性主角的思路发展,怕是既没了人狼的冲突张力,又没了女性灵魂契合的细腻魔力。

    当然,这些都无法直接证明她们的恋爱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友情”通常是个过于虚幻的词汇,“朋友”更是个虚幻到无边的词汇,《老友记》六人行最终四个变成男女朋友,《打开心世界》好朋友才是好爱人,按本文作者的看法,《狼行者》目前只是她俩心路历程的一小步,如果之后续集到位,真爱流露无可避免。

    I’m no girl! I’m a wolfwalker!

    最后提一句,梅芙说自己不是女孩,而是“狼行者”!当然,童言无忌,但往往小孩的话才是最真实的话。在如今性别流动时代,非二元性别逐渐进入主流视野,狼行者梅芙的非二元性别暗示和罗宾的跨性别可能让电影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在两位丰富的情感流露之外,电影仍可作为一部酷儿叙事范本来看待研究。

    1650的《狼行者》与1856的《打开心世界》

    参考文献

    1. Non-binary gender //en.wikipedia.org/wiki/Non-binary_gender

    2. Call Of The Wild: Inside 'Wolfwalkers', The Game-Changing Irish Animation //thequietus.com/articles/29116-film-wolfwalkers-interview

    3. On Apple TV+: 'Wolfwalkers' Spins Irish Folklore And Queer Romance Into Sheer Magic //www.pajiba.com/film_reviews/review-wolfwalkers-spins-irish-folklore-and-queer-romance-into-sheer-magic.php

    4. ‘The wolf is always the bad character in stories and movies so it's great that in Wolfwalkers wolves are the heroes’ //www.independent.ie/entertainment/movies/the-wolf-is-always-the-bad-character-in-stories-and-movies-so-its-great-that-in-wolfwalkers-wolves-are-the-heroes-39890220.html

    5. 某个世界,某种女人 //movie.douban.com/review/13227826/

    6. mebyn //mebyn.tumblr.com

     3 ) “我都是为了你好”——从家庭到集体的驯化

    《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再到这部《狼行者》,不得不说,汤姆·摩尔成功绘制了自己的凯尔特宇宙

    粗粝的笔触和如梦似幻的画面,仿佛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绘本,有种返璞归真的纯净。在故事上,没有太多复杂的人性,直来直往,也没有旁逸斜出的情节,真就像说给小孩听的睡前童话故事,又带着说给大人听的凝重和沉吟。在这样的故事里,有波涛汹涌的大海和英勇善良的小soldier,再加上异域的环境、古老的时代和凯尔特音乐特有的情调,整体给人通透澄澈干净、振奋却也忧伤的感觉。

    影片故事发生在1650年,当时正是英格兰殖民扩张的年代。女主Roybn本来与父亲Bill在英格兰过着自由自在的捕猎生活,但他们随着护国公来到爱尔兰,在护国公的高压统治下,狼被描绘成奸佞邪恶的敌人,于是号召全城人一起出动猎狼。父亲成了压抑与机械的猎狼人,而他的女儿被他软禁在家,美其名曰保护她。

    失去自由的Roybn一直不甘心,渴望再过上打猎的生活,于是她每天在家练习射箭,并且期待着偷溜到森林里和父亲一起猎狼。终于她等到机会偷溜出来了,却发现打猎已不是她想象的那回事,森林里潜伏的“狼行者”Mebh友善而纯真,于是Roybn对狼、对父亲、对护国公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

    影片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读,比如说环保题材,比如说后殖民时代对于殖民统治的思索等等。我想先讲两个细节:

    其一,Bill告诉Roybn,不要到处乱跑,因为城里的孩子很讨厌他们英格兰人,事实上确实如此,街边的“野孩子”对Roybn的敌意很重,从他口里得知,因为护国公把他的父亲抓走了,而Roybn的父亲还在为护国公效力。

    其二,那位不过说了几句护国公坏话的牧羊人,是被禁锢在断头台上的。

    因为动画还要给小孩子看,所以这些部分展现的都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毛骨悚然又万分悲哀的时代背景。

    关于这部动画我最想讨论的是这句台词,相信这句话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经常从Roybn的父亲里听到,到后面Roybn面对Mebh的冲动,也对她说出了这句话,可见父亲的行为已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Roybn。

    但其实这句话所体现的思想不光反应在Roybn父女上,它是贯穿全片的,潜藏的另一处,是护国公对全城老百姓的态度:消灭狼、驯化狼,把森林烧光建立城市,把所有不满的声音戴上镣铐,老百姓的生活就安宁了。护国公在为老百姓好。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相信中国的孩子没少听父母说,可是他们真有多少是为了孩子好呢?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听话,丢掉独立思考,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

    长久以来,关于美丽新世界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一直听到两种声音,一种说关闭所有不一样的吵闹,让不同的鸟儿唱同一首歌,这个世界就完美了;另一种声音说,我们的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前一种声音不习惯后一种的吵吵嚷嚷,觉得成天这么吵完全不能带来进步;后一种声音不习惯前一种的桎梏与束缚,觉得深陷牢笼无力解脱。

    可是进步是什么?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发票?还是方方正正的手机和电脑?进步的人还记得上一次听鸟鸣啁啾是什么时候吗?

    文明急迫前驱的大踏步革新,在这部影片里,被春天、美梦和自由瓦解了——影片的背景是1650年,可它所讨论的问题,却是我们现代人亟需面对的。

    如今赛博朋克风正在成为流行,它为我们描绘的就是对未来世界的解构:科技并不会带来长足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贫富差距愈拉愈大,机械化和无处不在的监视让城市变得冰冷,罪恶丛生,游走在街头撑着雨伞穿着黑色风衣的杀手反倒送来了渺茫的希望。这种末日幻象的流行不是偶然,而是人们在充分回顾过去后对未来产生的笃定的展望。

    当我们愈发习惯于文明的驯化时,我们已全然忘记,我们也是从自然里走来的动物。我们的血液本该是流淌着活力的,我们不必羡慕狼对月嚎叫时野性与不羁的样子,只要我们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我们也是可以自由在草地里奔跑,伴着蝴蝶和花香,在超我的升华中享受灵魂的永恒的。

    所以汤姆·摩尔为我们编织这一篇又一篇的童话,无外乎是想让我们从后工业的时代里走出来,抛弃身上那些被工业和数字化所异化的自我,在自然里超越,与自然融为一体,听一次老树的诵经,看云卷云舒。拒绝一次文明的驯服,反叛一次那些总说着“为你好”的人,你不必负起任何责任,“质本洁来还洁去”,浪漫地活一回。

    那些总嚷嚷着太累的人,真的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们不是要快速地迈向不可知的某个目标,我们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享受“此刻”,不是么。


    终于还是决定开个自己的公众号:Imagine Heaven。

     4 ) 恐惧与爱

    英格兰的殖民者在爱尔兰开疆扩土,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要消灭狼群。狼群是可怕的,所有爱尔兰人都害怕。消灭狼群是英格兰殖民者Lord Protector带给爱尔兰的一个愿景。但是狼群是不是真的如此可怕,它们杀人吃人?至少在影片的世界并非如此,相反的,狼行者作为狼群的领袖,她们一开始就救了一个人。而且假如狼真的如此可怕,那么在人类社会与狼的社会之间建立一个阻拦,彼此互不侵犯,这是一个更合理的方法,所以不是客观层面的狼群多么可怕。

    如同现实世界殖民历史时期一样,殖民者需要创造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这个借口多数是传递上帝福音或者帮助未开化的地方发展。其实这二者是统一的,就是所谓的带来文明。狼群作为文明的对立面,它就自然地成为一个可怕的存在,而狼的可怕加剧了爱尔兰人民的恐惧,这种情况下Lord Protector就可以通过消灭狼群来塑造他虽身为殖民者但他更是保护者的身份,合理化殖民主义及同化爱尔兰。所以狼群是不是真的可怕不重要,重要的是狼群在人类社会和文化意义上被塑造出来的可怕。

    Robyn和父亲作为生活在影片中社会的人物,很自然地,他们就继承了这个文化。相对的,父亲作为成人,社会化的程度更高,所以狼的可怕对他的影响就更深。这就是一开始当父女谈到狼时,父亲明显对于狼更害怕。当一个人害怕一个东西时,本能的反应是躲起来避开它,但是Robyn的父亲作为一个捕狼者,他的工作就是捕狼。捕狼是他维持生计或者在这世界上立足的基本,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去捕狼,他可能遭受的惩罚的比狼的害怕更惨痛,所以他不得不去。

    Robyn想成为一个捕狼者,这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在母亲缺失的情况下对父亲的模仿。父亲白天出门捕狼,晚上回来,父女寥寥数语之后休息,一天天这样重复。Robyn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捕狼就成为一个她可以和父亲多相处从而获得父亲认可的一个途径。尤其当母亲缺失的情况下,父亲的陪伴与认可是她唯一可以得到的。这与她后来说的如果是妈妈的话,她就可以理解相吻合。

    所以,狼对于Robyn和父亲来说,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他们害怕但是又必须要去面对的。所以狼群就代表了人类自身的恐惧,人类害怕自己的恐惧但是却又无法彻底与自己的恐惧切割。

    作为狼行者,狼从人的身体里出来发生在人睡着的时候,这就像是现实世界的梦境(白日梦的本质不是梦境,是幻想)。梦境在人睡着的时候出现,而梦境的本质是人在睡着的时候,人的意识层面放松,而潜意识的内容就自己跑出来。意识层面涵盖了人所处的社会规则,在影片中这个社会规则就是狼是可怕的,狼是要被杀掉的,或者只有身为人才是安全的。所以当狼行者醒着的时候,意识层面的作用就不会让让狼出来,而当睡着以后,意识层面的规则放松,狼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当Robyn的狼出来以后,爸爸身为屠狼者自然要杀狼。爸爸最不接纳的东西就是狼,而她变成了狼,爸爸就彻底不能接纳她。在妈妈已经不在的情况下,爸爸的不接纳对她而言就像是会被爸爸杀掉一样。这其实就是一开始她作为人类时的恐惧。狼行者的狼出来的过程就是真实世界人做梦的过程,而梦境作为潜意识的反射,它映照的其实是人自己内心身处的世界,噩梦代表了人的恐惧,那美梦就是人的愿望。

    当Robyn跑出去见到Mebh的时候,她们一起玩耍,穿梭于山林之间,畅快自由。此时此刻Robyn依旧是狼,但是她不害怕自己是狼。因为在Mebh身边,她是完全安全的。同样都是狼,因为害怕不被父亲接纳而来的恐惧与可以被Mebh接纳的自由畅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自由畅快与影片开始Robyn自己在家里练习射箭的自由自在是呼应的。所以人也好,狼也好,当你可以安全地自由地做自己的时候,恐惧的力量就弱了,而鲜活的生命力就绽放了,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美梦。

    但是当Robyn当夜见到比自己强大很多的Mebh的妈妈被捕而且即将被杀掉,同时她自己当晚差点死掉时,她不敢去见Mebh,也不敢睡觉,规规矩矩地以人类的身份生活,她其实害怕的是自己的狼出来。这是因为她作为一只狼,在社会层面上作为一个异类,她是会被抓住而且杀死的,这是对于被社会排斥而无法存在于世间的恐惧。Robyn将Mebh禁锢在笼子里,这与一开始父亲把她禁锢在家里一样,他们觉得这是的爱,而对方感觉到的不是爱,而是不被理解与接纳的痛苦与愤怒。其实这是他们接受了社会文化赋予他们的恐惧,而且他们将这个恐惧强加给他们爱的人,结果就是恐惧把他们推得更开。

    Mebh一直都是狼行者,她的妈妈也是狼行者。妈妈作为狼行者对自己即是人又是狼的身份接纳,这保证了她会对拥有同样特质的Mebh完全接纳,所以Mebh才会真心地接纳自己。Mebh从笼子中冲出来,喊着这只狼是她妈妈,她一点也不害怕被当做异类而排斥甚至杀死,她要做的就是救妈妈,这是爱。同样地,当自己心爱的人面临危险时,Robyn和爸爸让自己狼的那一面出来,去保护他们爱的人时,恐惧的力量再大,只要爱的力量出来了,恐惧的束缚就失去作用了。到那时人也好狼也好都不重要,有的都是一样的鲜活且淋漓尽致绽放的生命,也只有到了这时候,人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完整。

    PS1:影片中狼作为人的潜意识的外化,代表了人最本真的特质。回到真实生活里,同样的特质出现在不同人身上他们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可能因为这个特质自卑就想把它藏起来,害怕被别人发现。而同样的特质在另一个人身上他却可以怡然自得。特质都是一样的,他们不同的反应来源于他们的家庭尤其是以父母为主的重要角色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一特质的。

    PS2: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古代童话或者神话故事的架构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等我有时间可以写一下。

     5 ) 母系社会与狼群

    狼群是很典型的母系社会,森林、狼群、原始与母女,很舒适温馨的基调,女主在狼群认同与父亲之间,也很(相对)轻松地选择了前者。整部电影的画风、音乐我都好喜欢,每一个转场都灵动而自然。唯一的缺陷就是结尾俩女主的家长在一起了……有点子无语。

    另外,真的很喜欢Maeve这个名字,真的会让人联想到一个女孩,长着一头火红的、打着粗糙的卷的头发,在世俗里我行我素。

     6 ) 苦等6年,一回归就是神作!帧帧油画、秒秒壁纸、美到窒息

    睽违6年,汤姆·摩尔终于带着他的新作回来了。

    没有迪斯尼流传百年的历史,没有皮克斯豪气冲天的预算,也没有吉卜力声名远扬的赞誉。

    但他创办的卡通沙龙工作室,却凭着过去10年来的三部作品(《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养家之人》)在业界站稳脚跟。

    新作一出,好评如潮。

    IMDb 8.2,烂番茄98%新鲜度,metacritic 87。

    就连专业影评人都无法克制溢美盛赞之情。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部——

    作为导演凯尔特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本片灵感依旧来自古老的爱尔兰民间传说

    故事发生在1650年,爱尔兰的基尔肯尼城。

    英格兰女孩罗宾和她的父亲比尔万里迢迢来到这里,试图在这个前殖民时期的爱尔兰小镇努力闯出一片天地。

    随着这个殖民城市的发展壮大,比尔被小镇的统治者“护国公”雇佣,清剿附近森林中的狼,为砍伐树木、开垦荒地做准备。

    不过当地的土著居民对于罗宾父女这样的外来者并不友善。

    比尔曾向罗宾已故的母亲发誓,一定会保护女儿的安全。

    为了避免罗宾受到敌视分子和森林猛兽的伤害,比尔每次外出都会把罗宾单独留在家里。

    作为一个女孩,父亲把收拾房间,洗刷餐具的工作留给她。

    但是,按照卡通沙龙一贯的传统,我们的主人公罗宾不可能永远被锁在屋里。

    爱冒险、好奇心重、不爱红装爱武装。

    讨厌当家政女工,只想跟着父亲打猎。

    于是,她带着自己的伙伴猎鹰梅林,偷偷溜出城外,进入了树林。

    结果万万没想到,一个苒苒升起的年轻女猎手,刚刚出道就惨遭滑铁卢。

    爸爸比尔没有骗她,外面的世界,果然很危险。

    罗宾前脚刚踩到森林的边边,下一秒就看到狼群突袭羊群。

    霎时间飞沙走石,慌乱的罗宾迅速恢复冷静,她决定拿出一个猎手的自觉,

    用弩箭射杀恶狼,解救被困村民,hold住全场。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惨烈,

    恶狼没射到,一下把宠物梅林击落了

    万念俱灰的罗宾赶紧前去查看,

    不想奄奄一息的梅林,居然被一个凶猛好斗、性情暴躁、毛色通红、发量惊人的野孩子给掳走啦。

    罗宾拼了命的追进森林,结果幸福来的太突然

    刚才还半死不活的梅林居然满血复活,活蹦乱跳。

    这大起大落的情绪就跟做了过山车一般。

    还没等罗宾缓过劲来,居然一脚踩进猎人(他爸比尔)布置的索套,来了一个倒挂金钟。

    孩子,看来你真心不是当猎人的料,赶紧想想别的出路吧。

    这时一只小狼突然出现。

    活蹦乱跳的小狼不仅可爱,心肠还贼好,想方设法想咬断绳子把女主放下来。

    可女主不但专业技术不咋地,智商也比较捉急,对着小狼拳打脚踢。

    混乱之中,一嘴没咬对,一下啃女主胳膊上了。

    不过啃了这么一下罗宾立刻消停不少,小狼才顺利把她放下来。

    被咬之后的女主居然开了“天眼”,面前的小狼,居然就是那个掳走梅林的野孩子。

    而这个野孩子,其实是一个名叫梅芙“狼行者”

    梅芙和母亲生活在这片森林中,是世上仅存的狼行者末裔。

    她们不仅能和动物沟通,还能号令狼群,与狼共舞。

    醒着的时候,与常人无异。睡着时,灵魂便会脱离肉身化为狼形,游走世间。

    除此之外,狼行者还有超强的治愈能力,会救治在林间受伤的人类,他们生性善良但却一直被人类误解。

    梅芙不仅救了梅林,还治好了罗宾的伤,随着了解,两个女孩渐渐成了好朋友

    梅芙的妈妈已经在洞穴里沉睡了很久,这意味着化为狼形的母亲可能已经遭人捕获。

    而答应帮梅芙找妈妈的罗宾也渐渐的发生了变化, 她的听觉和嗅觉变得更灵敏,身手矫健跑得飞快。

    睡梦中,罗宾居然化为了狼形。

    她不得不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第一次体验被猎杀而不是猎人的感觉,而捕猎她的人里,还包括她的父亲比尔。

    罗宾最后能否变回人类?梅芙的妈妈到底身在何处?

    老规矩,大家自己去看吧。

    就像宫崎骏大多数作品都呼应“环保”主题,汤姆·摩尔对自然、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古代民间传说如何帮助人们理解这种关系非常着迷。

    《凯尔经的秘密》就像一部发光的中世纪手稿,让观众可以徜徉在古老的、永恒的书页中,在原始森林里发现的书中的神秘。

    《海之歌》则通过爱尔兰民谣,描绘塞尔基人和凯尔特人秘密的精灵国度,兄妹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娓娓道来。

    到了《狼行者》亦是如此,不断变化的意象纹理表达了对话和事件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既能挖掘当代人的关注,又能忠实于它遥远的渊源。

    本片故事的发生地基尔肯尼,正是卡通沙龙工作室总部的所在地

    导演正是受到历史事件启发,片中的“护国公”虽然没有姓名,但其形象和事迹跟大独裁者奥利弗·克伦威尔严丝合缝。

    1650年身为清教徒但克伦威尔攻占基尔肯尼,随即对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展开清洗

    “狼行者”所代表的爱尔兰人民古老文化的消亡,直白的映射了这一过程。本片的目标群众绝不仅仅只是儿童。

    片中“护国公”和父亲比尔所代表的父系权威多为棱角分明的几何图形(包括初期带着帽子的罗宾);

    而梅芙和母亲以及狼群的塑造多用丰满圆润的流线形,色彩也多为鲜艳的红绿,观感温暖、完整。

    本片艺术风格与前作一脉相承,绘图几乎不用透视。

    从空中俯瞰基尔肯尼镇时,只能看到一排排的屋顶,这种空间扁平化仿佛直接展开了一张绘在羊皮纸上的地图;

    而到了森林场景,则充满了一种梦幻、自然的丰沛感,鲜活的秋色让人眼花缭乱,闪烁的瀑布晶莹剔透,动物们动作敏捷流畅。

    画面上依旧爆肝手绘的传统,美轮美奂,每一帧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做壁纸。

    而在令人惊叹浩瀚繁茂的手绘图像面前,3D、CGI动画就像一个毫无表现力的流水线产品

    更让人惊叹的是导演在手绘领域始终在尝试技术革新,人物动作优雅流畅,与元素异常丰富的插图背景搭配协调,本片中有大量从狼第一视角出发的行进镜头,主创们选择用炭笔勾勒,效果让人惊艳。

    当一只狼在树林中疾驰而过时,它两侧的肌肉在毛皮下翻滚;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肌肉是由最初草稿原画的粗糙线条勾勒出来的,线稿与成稿最终一并留在成片上,风格独树一帜。

    而整个狼群奔跑的镜头,就像一股毛茸茸的水在大地上流动一样。

    类似的巧思还有很多,都堪称神来之笔

    仅从视觉角度来看,《狼行者》也当之无愧是一部杰作

    卡通沙龙工作室的前两部作品《海洋之歌》《养家之人》都曾在大银幕与内地观众见面,《狼行者》目前也在马不停蹄的引进中。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在银幕上享受这场饕餮盛宴

    戳个【有用】,我们一起期待。

     7 ) 无剧透| 多伦多电影节线上影院可以看《狼行者》|和前作简单比较下

    【太长不看】:延续画风,画面精美,配乐惊喜,值得一看。

    【前排提醒】:不讨论剧情,本人也热爱《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谈谈插曲,简单谈谈观后感,欢迎讨论。

    【观看途径】:在等Apple TV+的过程中发现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线上影院Bell Digital Cinema已经上线了这部,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去购票观看哦!(感谢贴哥让我这么早就能看到)网址:TIFF Bell Digital Cinema | Wolfwalkers tiff.net (无字幕,但英文较简单,部分台词有口音,影响不大)

    -

    如果你看过而且喜欢《凯尔经的秘密》或者《海洋之歌》,也就是导演汤姆摩尔的前两部作品,《狼行者》依然不会让人失望。

    在等待电影时,我期待这部电影将会讲述的爱尔兰风味的故事,期待它充满几何线条的画面,期待它恰到好处的配乐——这些都是《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中最吸引我的部分。

    看完电影,我会说,还是内味儿,没辜负期待,味道好极了。

    1️⃣配乐的惊喜

    让我惊喜的是,除了一如既往优秀的Bruno,这部电影的插曲还采用了挪威女歌手Aurora Aksnes早期的歌曲《Running with the Wolves》,Aurora在2015年发布这首歌时才19岁,她曲风独特,灵动又有野性。

    (P.S. 《冰雪奇缘2》里呼唤艾尔莎的北风的声音“the voice”就是Aurora配的哦)

    《Running with the Wolves》这首歌,从名字来看就无比契合主题!(歌词和曲风也很契合)下面摘录一部分歌词:

    ......

    I walk alone I'm everything

    My ears can hear and my mouth can speak

    My spirit talks I know my soul believes

    But we're running out of time time

    For the echo's in my mind cry

    There's blood on your lies

    Disguised up and wide

    There is nowhere for you to hide

    The haunting moon is shining

    I'm running with the wolves tonight

    ......

    你看!真的很合适!

    特地为电影写首歌也不过如此!

    其实在等待电影时我就很期待插曲,《凯尔经的秘密》中Aisling坐在窗台哼了一段咒语把白猫化成一缕风,特别迷人;《海洋之歌》则直接以一首摇篮曲为线索,一首歌送众神回家;《狼行者》中这首歌虽然不是出自哪位主角之口,但相当于描述了主角的心境(=゚ω゚)(这不算剧透吧)听着BGM我都想running with the wolfwalkers了。

    2️⃣画面的呼应

    场景还是内味儿。《狼行者》是汤姆摩尔的“爱尔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电影中的城镇也有着高高的城墙和被平面化的房子,树林里高耸整齐的树木,草丛中掩藏的石雕和石雕上的图腾......在场景上能感受到这仍然这于之前两个故事发生在同一舞台(当然并不完全一致)如果没有看过前两部,可以想象宫崎骏的动画中那个温柔的世界——不管故事如何变化,设定的背景如何变化,那些相似的点与点会让你把同一个世界的所有故事都放在一起想象。

    在动物角色上,《狼行者》中出现的狼群,和《凯尔经的秘密》中的狼群就有所呼应。不过这里的“狼行者”和前作中的“林中精灵”不是一码事,《凯尔经的秘密》中精灵Aisling曾经变成鱼、变成鹿,白狼只是她暂时的化身,她象征梦、诗歌、春天和自然,跨越时间,很有超脱感———《凯尔经的秘密》中有些情节甚至有点惊悚。对比之下本作中的狼行者更像是人与狼沟通的媒介,替自然发声的灵魂,更接地气。如果你还记得《凯尔经的秘密》的海报之一——精灵透过树丛露出的笑脸——你可以在《狼行者》中看到相似的画面,也许这算是彩蛋?

    以及本作中出现的鸟(是猫头鹰吧?)也会让人想起《海洋之歌》中的反派使者猫头鹰(=゚ω゚)

    在观影时会被画面震撼到。用发着光的线条图腾表现灵魂或者力量,有宗教的神秘气息。这些线条流畅和谐的美感让人屏气凝神,那种流动感在被几何线条切分的画面中显得格外动人,颇让人想起咱们以前的水墨动画电影......2D真的有它独特的魅力啊!在表现“自然力量”这点上,只比前作做的更好不会更差。

    3️⃣主旨

    本人并没有多少关于爱尔兰民间传说故事的知识储备,因此很难剖析其中的隐喻。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为了不剧透只能浅浅谈谈感受。和前作比较,《凯尔经的秘密》讲述一件艺术传奇的诞生,中间有冒险和继承,有友情和亲情,也有关于侵略的思考;《海洋之歌》更加唯美,思考城市的冷漠,描绘亲情和爱情的力量,试图抚平失去的痛苦;《狼行者》则主要勾画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用一条友情线和两条亲情线串连起来,最终交织出结局。剧情不算意外,大可轻松欣赏,可能会联想到宫崎骏的《幽灵公主》《风之谷》。因此如果真要批评本作剧情欠缺点力量,稍显老套,也可以接受。

    ✨暂时就这么多啦!欢迎看完的小伙伴一起讨论(=゚ω゚)即使不在电影节观看,苹果的apple TV+很快就会上线,听说已经有中国公司在洽谈引进了?希望早点上映!!!到时候再去补张线下票!!!

    祝导演长命百岁,希望这个团队长长久久,就算爱尔兰三部曲结束了还继续合作产出精美的动画(质朴的期望)

     8 ) 《狼行者》部分画面硬解

    (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解读,若有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卡通沙龙的第四部动画长片《狼行者》获得了2020年动画安妮奖的最佳导演与最佳独立长片等奖项,同时也在MTC网站上获得了87分的高分。与共同和它角逐奥斯卡的《心灵奇旅》相比,这部影片更注重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和视听语言的运用,我想这也是本片能获得安妮奖最佳导演奖的原因。

    话不多说,硬解开始!💪

    1.枯燥乏味的一天

    Robyn被迫送至洗涤房工作时,画面以灰色和白色为主,直接目的是营造灰暗枯燥的氛围感,同时在表明洗涤房里的工作单调乏味。修女的服装也是灰白色,表明修女个人情感与环境的交融。在p2第二张图中是一个分屏,4个画面体现了Robyn的忙碌,分隔画面的两条锁链既是Robyn受困于此的精神枷锁。

    2.绝对权力

    在视听语言的色彩运用中,红色通常象征着暴力、欲望、激情、权力。本片在塑造护国公形象时,在他的房间内设置了大量的红色,象征着他的绝对权威;此外,片中老爹服装上的红色也象征着他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反,Robyn和Mebh橙色、绿色的服装则象征着她们亲近自然、温暖友好的性格。

    3.圆形&自然、解放

    在这些画面中出现的圆形,既有象征人物特征的作用(左上),也有象征着人物性格发生微妙转变(左下、右下)的作用,还有象征着人物处境(右上)的作用。圆形有“轮回”之意,在电影中常常会用于象征着“新生”,在本片中则表明狼行者心境无拘无束,亲近自然。

    4.方形&枷锁

    方形棱角分明,在城市、护国公的房间以及图二洗涤房的场景中就充斥着大量的方形,与森林场景的圆滑线条形成鲜明对比,它们都渲染了一个充满压迫禁锢的环境,城里人的服饰与面部棱角分明,说明人们墨守成规的特点。Robyn的面部圆滑,但所着服装却是方的,这表明她内心受压抑被动的处境。

    5.用线条强化冲突

    由于2D动画的属性限制,影片无法运用手持镜头营造混乱感,于是导演选择在画面中使用大量的线条指向人物,或者是在画面中加入尖锐物品强化冲突感。我在看第一遍的时候也因此沉浸于其中,第二遍才注意到这一点,仔细一想,确实是很brilliant 的手法。

    6.用画幅实时还原内心活动

    这组画面前后跨度约为30s,该片段利用画幅由大变小还原了Robyn的情绪坠入低谷,内心挣扎越来越强烈,到最后打破枷锁站起反抗的过程。Robyn摘下头巾,头发跃出了画幅,人物内心摆脱了环境的压制。画幅变化实质就是将人物内心与环境的关系具像化,实现还原人物微妙情绪变化。

    7.用眼睛去感受

    为了让观众能够切身体会到做一只森林狼的“特权”,以狼的第一人称视角,简化画面中的颜色,将触觉、听觉、触觉具象化,让观众用眼睛去感受,同时为这部影片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魔幻感。

    在丰富的视听语言的作用下,影片营造了一种folklore般的质感。就我个人而言,这部影片点燃了我对亲近自然的生活的向往——像森林狼一样无拘无束地在密绿的森林中奔驰,聚首在月下嚎叫。

     短评

    从画风到剧情都碾压最近的一切国产动画。会是最大爆款的种子选手。

    8分钟前
    • 独孤一竿
    • 推荐

    Tomm Moore竟然在画风方面还能进步,真是太牛逼了。故事上稍微有点阿凡达化,但这画风,还要什么自行车。今年第一个五星。

    12分钟前
    • 猫猫
    • 力荐

    本以为是部低幼的童话故事,一眼就能看见结局,但我错了,它有表达,如果狼是人自由意志的表达,那住在城里的人,就是被现世困住的我们,当权者用信仰和恐惧支配着愚昧的人们,当你觉得父亲有多执着、多不可思议、迂腐,那可能就是现在的你……

    14分钟前
    • 木兮
    • 推荐

    去年有幸造访过爱尔兰动画工作室“Cartoon Saloon”,甚至还跟他们一起开了年会。世上少有的能将当地地道的动画、历史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动画工作室。感谢汤姆.摩尔这样的匠人,《狼行者》就像当年看《幽灵公主》一样,也是一部反殖民主意的动画电影。这片国内也会上映,还是要看大银幕哦。

    1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爱尔兰卡通沙龙第四作,在美妙的二维化手绘上又有创新,不同空间画风各异,城市是刚硬、阴郁(城堡甚至被描摹成了灰色的监狱)、均质规整、棱角分明(以直线、方形和三角等几何形为主)的,森林与自然则柔和、明亮、高饱和、连绵变化并充满曲线(自然形状)。狼行者入睡狼魂出体后的疾跑跃动场景如炭笔素描草稿,粗粝而奔放,生猛地传达出自由之味,灰化的环境与彩色的气味/声音轨迹线则将动物的感知视觉化。不过,故事与人物塑造深度不够,有些地方比较牵强粗暴(特别是父女关系的来龙去脉)。尽管剧作有不少[阿凡达][幽灵公主]的影子,但以女性为主角并以女女合作(潜在百合情)拯救母亲/自然及击败或收服(反驯化)父亲的设定挺有意义。结局太童话了,而一系列二元对立也使本片可轻易用生态批评、后殖民、酷儿、精神分析等理路读解。(8.0/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怎么办,觉得不听话的孩子和大人都好烦...

    26分钟前
    • 儿女情长王铁头
    • 推荐

    很常规的情节了,但是画面和音乐都好美。能当动物谁还要当人类呢。

    30分钟前
    • 子东文
    • 推荐

    【B+】子供向的受众绝不是给剧本开脱的理由,一切童真的价值观表达都被蒙上了腐朽好莱坞的廉价外壳,文化特征与美术风格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它的遮羞布。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得称赞动画主创们的尝试,充分利用了2D手绘的特质。画面内部的远景部分并未遵守透视由近到远收缩,而是顺着银幕的方向上下垂直延伸。不仅仅只有画风像壁画,还介入了观众与银幕的空间关系让其更像壁画。除此之外,那些关键时刻通过黑边改变的画幅比例,增强“漫画感”的分屏设计,以及最终画面里未被抹除的铅笔线稿痕迹,当然是风格的取胜,也不断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由无数张「画」构成的「电影」。

    33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画面加一星,剧情最多两星。zz女主遗传她爸,沟通能力基本为零,说得最多的台词就是:“Nooooooo~!Nooo, you can't! Noooo, you're wrong!”只会这么喊就跟追人时喊“站住”一样,谁会听啊?好几次明明可以回头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偏偏要无脑莽一波上去:“Noooooo, you can't do that!”仍旧没有任何理由。

    38分钟前
    • 个别人
    • 还行

    也许暗喻欧洲血腥殖民史,例如《勇敢的心》中,殖民者和原住民之间的斗争,当然,童话故事的结局通常是圆满的。感觉没有《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画风美妙了。

    39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故事确实比较丼,但作画真是太神了:反透视,三维的绝对二维展开,魔幻。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惊喜连连,只能说导演拍下一部的时候我愿意捐点钱。

    47分钟前
    • doskevin
    • 力荐

    以女性情谊对抗父权驯化的童话寓言体系。英格兰代表着护国公执掌下征服性的基督文明,而爱尔兰象征的是母系狼灵守护的德鲁伊信仰的绿林。当文明的铁蹄画地为牢,童谣变成意识形态控制的濡染,父权的阴影扩散到每一处家长制说教,每一根触及猎巫的神经,母女纽带建立的自然家园却始终以音乐代替语言,以非消耗的疗愈生产指向自由宽容的大地之心。天生是猎人何须缚我以女仆装束,驯服我,规约我,保护我,囚禁我的挂毯已被撕裂,我的灵魂从悬崖边纵跃而下,与你狼行驰骋于春日的原野,与星辰共眠,日落后漫游在文明边界之外绿林最后的岁月。然而今日不愿被驯服者可逃离藏匿的森林与洞穴业已销声匿迹,自我放逐之人无处容身。但逃脱的叙事仍被继续书写,在化身狼灵的梦境中,写给所有属于绿林的自由民,写给文明困局中的囚徒,现代文明中渴望出走的异乡人。

    52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怎么忍心给这么美的动画打低分,热评那个爹味的形容尴尬又莫名,不会写影评就不要硬套一些尬词😓词穷就不要复读机强调了,显得很没营养的重复,跟戳到玻璃心跳脚似的😅

    57分钟前
    • DEPARTURES
    • 推荐

    神一样的制作,智障一样的剧情……期间数度想砸电脑(不过还是下不去手给三星),卡通沙龙可长点心吧……

    1小时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奈德变成狼了!!!!

    1小时前
    • 推荐

    这个画风太华丽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LFF2020# 看得很开心。将一个类似爱尔兰folklore的故事融合了现代语境的动画。电影想要讨论的主题非常多元,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十分《阿凡达》的故事中自然主义式的讨论(不单单是环保,因为有大量的森林戏和角色的各种情绪融合在一起)。另一个主题——男权的批判被解析成不同的面态:英格兰统治爱尔兰的强权统治;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狼的身份转换(值得更多的讨论)。电影中两名小女孩在森林里的互动让人想起宫崎骏,还有表现狼/神灵的画风让人想起《九色鹿》《宝莲灯》,但其实画风还是非常西方的(墙上的光影有点表现主义的意思),分屏的设计也很像一种书面漫画的复原(很喜欢那个远景是地图近景是插画setting的设置,有种pop-up book、假3D的感觉)。结尾很圆满得很浓烈,但想到是给偏小朋友看的就还好。

    1小时前
    • 三十
    • 推荐

    我真的要把这个爱尔兰工作室拉黑,从凯尔经到海洋之歌到养家之人,部部让我翻白眼。 谁能想到父女之间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正常对话?蛮横的爹味都快溢出屏幕了…(没想到这两个字都能戳到一些人的肺管子,看我的嘴型: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爹味)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暗色下鲜明亮色的彩,无比绚丽夺目,对称构图,美轮美奂,真每一帧都是壁纸。感受狼的视觉听觉,配上优雅舒缓的歌曲,整个人都融化了。“这座城容不下狼” 铲除卑劣异类的人类反而沦为笑柄,要知道不被驯服的才是原始的、最有生命力的。在寻找同类同伴的旅程上,我们依旧可以“奔跑到旭日东升,驰骋到五彩纷呈”。最后感慨爱尔兰这个动画工作室,12年做只做了4部动画长片(《凯尔经的秘密》2009、《海洋之歌》2014、《养家之人》2017、《狼行者》2021)平均3年一部,全部入围奥斯卡。长期坚守纯2D的手绘动画,一贯的简约画风与饱满情感,唯美简单,神圣而有仪式感,每一部都很难不被打动。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